姜家現在能幹活的人,就剩下大郎和二郎。

指望著他們兄弟二人把這五十多畝田地種出來,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於是姜攀跟陳月芝一商量,便把田地佃出去四十多畝,家裡就剩下十畝地,種些自家吃的糧食。

姜晚對種地這種事情還挺好奇,整天跟在兩個哥哥屁股後面,在田間地頭跑來跑去,硬生生把自己曬黑了一層。

大郎前段時間堆的肥,也被拉到田地裡。

堆肥的味道很刺激,村裡好些人家都跟著堆了肥,所以大家一起往地裡拉肥的時候,整個小山村的味道別提有多上頭。

忙了大半個月,田裡的秧苗長便出來手掌長那麼一截,看著很是喜人。

堆肥功不可沒。

小山村有些人家,並沒有跟風堆肥。

他們覺得大郎一個年輕後生,哪會懂什麼種地。他們可是伺弄了大半輩子莊稼的把式,該如何種地養地,他們再清楚不過。

但現在他們卻有些傻眼。

因為那些凡是跟風堆肥了的人家,秧苗都長得不錯。堆肥用得越多,長勢就越好。

姜家因為地多,堆肥平均下來,反倒不用村裡其他人家的多。

畢竟大部分人家都只有三四畝地。

所以姜家的秧苗長勢比著別人家的還稍微差了些。

長得最好的是張巧秀家的,他們家總共就一畝半的地,一家三口就指望著那點地,所以一有空閒就去弄各種東西來堆肥。

一家子都是勤快人,在自家院子裡刨了一個大坑,堆了滿滿一坑的肥,播種前用拉到地裡用上了,秧苗比別人家的高出一截不說,還更綠一些。

反觀那些自持是老把式的人家,地裡的秧苗長得弱不經風不說,還發黃。

一般剛開墾出來的荒地,頭一年種的莊稼就是這個樣子。

以前也沒人覺得有啥不對,可現在對比著別家用過堆肥,那差距就別提有多大了。

於是這些老把式也開始著急起來,先是到處借別人家還沒用完的堆肥,想著先趕緊搶救一下,然後再趕緊跟著學了堆肥的法子,也在家裡弄起了發酵池。

姜晚對種田的熱度下去得很快,畢竟面朝黃土背朝天這事兒,真不輕省。

反倒是大郎突然對種地有了極高的熱情,每天都撲在地頭邊上,觀察秧苗的長勢,然後再跑去其他村子裡的田地做對比,等回來之後,便開始自己琢磨著如何讓自家地裡的土壤變得更加肥沃。

姜晚覺得大哥還挺有鑽研精神,於是給他講了一通植物學。

但大郎不信。

畢竟,一個五歲多的小丫頭的話,又有幾個人會信呢?

也就姜攀和陳月芝因為老神仙的原因,對她的話絲毫不懷疑。

姜晚也不在意,有些話,說一遍不信,說兩遍不信,說十遍,他還能不信?

實在不行,她就用事實來說服她大哥。

就在姜晚準備動手親自給大郎做示範的時候,離開半個多月的嚴勵突然找上了她。

“小丫頭,快跟我走,沉舟犯病了。”

姜晚什麼也沒問,跟著嚴勵趕往了後山小院。

嚴勵的模樣很是狼狽,身上衣服好些地方都破損得厲害,姜晚斷定他應該還有內傷,因為他都沒有直接用輕功帶著她趕路了。

還沒靠近小院,她便聽見了顧沉舟的吼聲,一些鳥雀被嚇得在林中叫個不停。

“他這次發病怎麼這麼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