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大女兒一家有訊息的事情,很快就傳遍了小山村的隊伍。

知道姜曉一家已經離開了此地,村裡人勸猶豫著道:“大攀,要不咱們也明天就出發?這樣說不定能攆得上。”

姜攀看了一眼村裡老的老,小的小,最後還是搖了搖頭:“不攆了,他們已經走了那麼多天了,肯定攆不上了,咱們就安心等著路幹了再走。”

若就他們一家的話,他們肯定說啥都得立刻出發。可這麼一村子的人,自家馬車上還有個重傷的姑娘,他們就不能不顧別人的安危拼命趕路。

左右,大女兒和外孫女都活著,這就是好訊息。

等到了江南,有程知縣的幫助,他們肯定能很快就找到女兒一家的!

他們只有這樣不停的安慰自己,才能緩解一下心裡的急躁。

陳月芝在城裡買了些吃食,弄好了給張巧秀端了進來。

張巧秀十分過意不去,趴在鋪上說道:“嬸子,我的傷已經好了不少了,我也沒有那麼嬌氣,咱們可以立馬出發的。”

陳月芝朝她笑了笑:“跟你的傷沒關係,你別操心這些,安心養著傷就是。”

接連幾天都是好天氣,雪化得很快,但路上更是泥濘得厲害,小山村的村人想辦法弄了不少枯草樹枝墊在地上,這才免去了在泥窩裡打滾兒的麻煩。

程夫人實在受不了這樣的環境,於是跟陳月芝商量著去城裡客棧開幾個房間,大家一起住過去。

姜攀和陳月芝考慮了一番,拒絕了她的好意。

“先不說巧秀還挪動不得,就說晚晩爹身為一村之長,他要是不留在這兒,村民們怕是會有想法的。再說我們莊戶人家也沒那麼多的講究,湊合幾天也沒啥。”

最後程夫人帶著程斯年在城裡的客棧中開了兩間上房,把蘇氏和姜晚都給叫了過去。

姜晚對住客棧還挺喜歡,上次住客棧,還是賣太歲那一回。

蘇氏也十分高興,長這麼大,她還沒住過客棧呢。客棧的條件雖然挺一般,但比著姜家以前的住房條件,那可是好了太多太多。

而且住在客棧裡,吃的東西也多,真的跟享福一樣了。

大郎知道自己媳婦兒在客棧裡住得很舒服,心裡十分高興。

這一路上,他最擔心的就是蘇氏的身子。他聽他娘說過,有了身子的人本來就比常人辛苦,更別提這長途跋涉,稍有不慎就可能保不住孩子,更有甚者一屍兩命,所以他一直都提著心。

所以蘇氏住進來之前,大郎就把過年時他娘給的那十兩銀子都給了蘇氏,讓她想吃啥就儘管買,要是銀子不夠了,他再去問爹孃要,哪怕被罵一頓也無所謂。

蘇氏心裡十分甜蜜,揣了銀子,卻沒想著給自己花,反倒是花錢給姜晚買了不少吃的,又扯了些布料,說要給她做衣服。

姜晚笑著道:“嫂嫂,你還是先給咱家的小寶貝做衣服吧,我的衣服夠穿了。”

蘇氏笑道:“到時候把你小時候的衣服拿給他穿就成,小孩子長得快,做了新的也穿不了幾天的。”

姜晚對帶孩子的事情不懂,但她覺得讓一個小寶寶穿別人的舊衣,好像有些委屈了孩子一般。

蘇氏笑著給她解釋,“新衣裳的料子硬,小孩子面板嫩,穿新衣服反倒不舒服。舊衣服已經洗軟了,穿著會舒適些。”

姜晚恍然,原來是這樣啊。

客棧這邊氣氛和諧,城外某些人卻開始使起了壞來。

鄭吳氏把一個紙包塞進了鄭翠兒手中,“這東西你收好,知道要怎麼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