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成了鄰居(第1/2頁)
章節報錯
流民散去後,堯縣的天氣也一天比一天冷了下來。
雖然流民已經撤離,但堯縣的百姓卻是留下了不小的陰影。加上現在形勢的嚴峻,程縣令拉著姜攀和嚴勵一起商量了一番,決定在全縣範圍內,徵集一批壯丁,把他們訓練起來,讓他們每日在堯縣各處巡視,防止再有流民闖進來。
這種做法,若是以往,那肯定是大忌,有私囤兵力的嫌疑。
但現在朝廷搖搖欲墜,堯縣一眾官員早就已經跟朝廷失去了聯絡,他們心裡明白,大梁朝氣數已盡,早晚會被新的朝廷取代。
他們大可以扔下這一城的百姓自己跑了。
但是,覆巢之下蔫有完卵?現在外面到處亂成一團,他們跑出去就能討著好?
倒不如守著尚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的根據地,把百姓的心團結起來,共進退,同堅守,守好這方土地。不管外面亂成了什麼樣子,只要他們腳下這片土地沒有亂,這日子就能過下去!
這個主意,縣丞幾人並不贊同。
他們本就是膽小怕事的人,害怕回頭會被人安上謀反的罪名給清算了,於是說什麼也不肯加入。
縣丞縣尉本也不是朝廷命官,都是以前的縣令一手提拔來上的助手。
程縣令對他們意見本來就不小,於是乾脆趁著這個機會,把他們幾人的官職給擼了去,直接把姜攀和嚴勵給提拔了起來。
於是姜攀搖身一變,成了堯縣的縣丞,嚴勵成了縣尉。
原來的縣丞幾人被擼了官職,自然是不憤的,甚至還想鬧事。嚴勵跟姜攀如同兩個冷麵神一樣,“你們也想嚐嚐被掛在城牆上的滋味?”
一句話,嚇得那幾人齊齊一抖,再不敢有任何意見。
就這樣,姜攀和嚴勵沒費多大力氣,就順利走馬上任,當起了程縣令的左膀右臂。三個中年男人甚至還惺惺相惜到搞了個桃園三結義。姜攀成了大哥,嚴勵成了二弟,官職最高的程縣令成了老三。
姜家修整房屋的時候,嚴勵在姜家旁邊買下一塊地,請了匠人過來起房子。
他們就兩人,院子和房子都不大,所以工期短,沒過幾天,新房就初具規模了。
姜晚家的房子,請了匠人過來把壞掉門窗全部拆了換新的,又把家中的牆面重新打磨粉刷了一遍,地上之前鋪的磚石被刨出來扔掉,又撒了厚厚一層生石灰消毒,靜置幾日後,會重新鋪上新的地面。
之前傢俱全部被搬了出來,陳月芝跟村裡人說,誰家需要又不嫌棄的就過來搬,不出一個時辰,那些淘汰下的傢俱就被搶得一乾二淨。
畢竟姜家的傢俱才買回來幾個月,都是嶄新的。雖然被那些流民們盤得包了漿,但他們拿回家去好好清洗打磨一番就又幹乾淨淨了。
院子裡被損毀的地方也都全部修復了一遍,同樣被刨去了地面一層,又撒了生石灰消毒。
一連忙了大半個月,姜家才重新住回了自家的院子。
一起來的,還有周舉人。
他的房子被燒得已經沒法住人了,必須要重新蓋,但眼下工匠不好尋,所以他一時半會兒還得暫居的別處。
姜家從程府搬走之後,他一個人住在那兒感覺挺不方便。畢竟程縣令整日不在家,府上就一個程夫人,他覺得不太妥當,所以也跟著搬去了客棧。
姜家人搬回家的時候,便把周舉人一併請了過來。
姜家的房間很寬裕,三郎更是尊師重道,把自己的房間騰出來給周舉人住,自己則跑去住雜物間。
嚴勵和顧沉舟也跟著一起回了小山村,住在姜家的雜物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