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排(第四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季鴻哈哈大笑邁步進入知府衙門。
“末將見過魏公公,見過朱大人。”李季鴻拱手道。
朱厭起身回禮,魏賢忠坐在椅子上紋絲不動。
“不知李將軍有何指教?”朱厭問道。
“聽聞朱大人與譚大人商議如何處置那五船糧食,本將軍也想聽聽。”李季鴻厚著臉皮說道。
朱厭說道,“李將軍來得正好,那就一併聽聽。”
“朱某帶來的五船糧食只為黎民活命,希望將軍與大人能體諒。”朱厭先給兩人打了預防針。
譚之洞笑呵呵道,“朱大人散盡家財購得糧食,譚某感激不盡。”
“多謝朱大人慷慨,某麾下軍士承這份恩情。”李季鴻拱手道。
兩人雖說都是客套話,但朱厭帶來的糧食是實實在在能解決浙江道危局。
“危局在前,朱某也不客套,能早一日將糧食發下去,浙江便早一日恢復平靜。”朱厭說道,譚之洞與李季鴻連連點頭。
形勢累如危卵,由不得他們亂來。
“五船糧食中三船先分給受災最嚴重的舟山、紹興、金華等府縣,剩餘兩船糧食充作種子,以備春耕之需。”朱厭朗聲道。
“不行!”
李季鴻與譚之洞齊聲反對。
譚之洞看了看李季鴻,後者率先開口道,“朱大人也知曉,羅教邪徒而今在臺州府作亂,但俞大帥賬下軍士已無輜重,這些糧食說什麼也要分給總督衙門。”
朱厭皺了皺眉頭,他早料到李季鴻會這麼說。
譚之洞聞言也說道,“朱大人心懷生民,本官慚愧,只是糧食不能全分給災民,春耕過後更大的饑荒將至,官府糧倉空虛,還望朱大人拿出一船糧食衝抵糧倉。”
譚之洞所言乃是為日後浙江考慮,朱厭一股腦將糧食都散給饑民,若再生什麼變故,拿什麼給百姓交代?
朱厭起身拱手,“下官以為民變在即,譚大人與李將軍所言皆在理。”
李季鴻當即抱拳,“本將軍先謝過朱大人。”
“不忙,李將軍稍安毋躁,且聽下官陳辯利害再謝也不遲。”朱厭說道。
兩人聞言面色微變,他們知道朱厭絕不會如此輕易交出糧食。
李季鴻看著朱厭一言不發,譚之洞說道,“請講。”
“浙江亂局因去歲水患而起,農人田地多被淹沒,又被大戶豪紳賤買田畝,若是再不趁著春耕之際播種,到了夏至時分,怕是無需羅教妖言惑眾,農人也會揭竿而起。”
“真到了那時你我皆是罪人。”朱厭言明利害。
俞大猷剿滅不了羅教,但不代表他朱厭不行。
現在若不及時安撫饑民,生了民變,到時候運來再多糧食也無法平息民亂。
“朱大人,軍國大事不可耽擱,本將希望你識大體,顧大局。”李季鴻見無法說服朱厭,當即扣下一頂大帽子。
譚之洞站在一旁靜觀其變,只見朱厭悠悠道,“李將軍所言不錯,在下昨夜剛到浙江,五艘寶船就遇上歹人,雖未當場抓住犯事之人,卻撿到了他們的兵刃。”
“那堆兵刃一部分上面銘刻有總督衙門的印記,另一部分銘刻有巡撫衙門的印記,不知道是不是栽贓嫁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