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局勢再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見李子聰等人離開,來福和鹿山狠狠鬆了口氣。
這五位翰林真是大作死,東家已經再三忍讓,他們怎麼就不明白呢?
若不是東家脾性好,他們這鬼門關是走定了。
“東家,現在怎麼辦?”來福問道。
朱厭氣跑了翰林,卻不怎麼開心,文人誤國,今天算是見識了。
“照常開門,翰林大人們有什麼招,咱們接著就是。”朱厭滿不在乎。
大明皇朝重文抑武,重農輕商。
所以才有了柳黨與清流把持朝政,弄得民不聊生,百信苦不堪言。
若是能放開商市海運,大明皇朝還會差銀子嗎?
朱厭思慮著翰林院的腐儒們自己送上門,若能好好把握這次機會,自己的名聲和風采可就打出去了。
到時候藉著讀書人圈子搞些事情,還是大有可為的。
但可惜,自己剛才的一番操作,依舊沒有打動周半山這位儒聖。
真不知道周老先生腦子裡在想什麼?我都這麼打臉你們翰林儒家了,你怎麼能忍住?
唾面自乾?算是服了你。
“退之兄可在?”
聽著門外的呼喊,朱厭知道林靈素來了。
“林兄請進。”朱厭將林靈素讓進屋裡。
“這是退之兄要的鹽引,”
大明皇朝推行“綱鹽制”,持有鹽引的商人按地區分為十綱,每綱鹽引為二十萬引,每引折鹽三百斤,或銀六錢四厘。
另稅銀三兩,公使(運輸)銀三兩,皇朝律例規定,未入綱者,無權經營鹽業。
狗作者是照抄大明朝的情況,沒有鹽引便無權開採運輸販賣鹽礦。
林靈素給的鹽引足有萬斤的量,管一年用。
“多謝。”朱厭起身致謝。
林靈素擺手道,“你我之間不必客氣,還是說說酒樓外張貼的文字怎麼回事吧。”
朱厭將事情緣由娓娓道來,林靈素本就不喜歡空談誤國的翰林院學士,這下更討厭了。
“可需要我做些什麼?”林靈素關心道。
“那倒不必,林兄看戲就好。”朱厭一臉淡然。
對付翰林院的腐儒,還用不上寧王府出手。
“以退之兄的能耐,那群腐儒只要不是掀桌子亂來,自然不是你的對手,但若有用得上我的地方,儘管開口。”林靈素拍著胸脯。
朱厭心有觸動,寧王世子有如此胸襟氣魄,難怪寧王會有造反的想法。
“宮裡的動靜如何了?”朱厭岔開話題。
“還是老樣子,不過那群老東西還真敢,修繕觀天殿的錢財被他們貪墨了七成,剩下的材料以次充好。”
“難怪這些年觀天殿隔三差五便會出事兒。”林靈素思忖道。
便是他們用最好的材料修繕觀天殿,那裡也會出事兒,都是狗作者安排好的,誰來修繕都沒用,朱厭腹誹,轉而說道。
“暗中記好賬目便可,南方水患可有再傳來訊息?”
林靈素想了想,“浙江道以及其他道府的決口已經封堵,災民賑濟有條不紊,唯一值得關注的,浙江道江北縣府出現一群自稱救世神教的邪魔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