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章:一劍(第1/2頁)
章節報錯
錢在野回想起這段回憶,不由地嘴角有了笑意,他在這太清山上住了一月便也就看了那小道姑一月,那時在殿外牆角旁會蹲著一個留著鼻涕的小道童,每一天的清晨與傍晚都會在一個地方,靜靜看螞蟻。
每一次錢在野湊近那小道童時,那道童都會抬頭對著錢在野傻傻地吐吐舌頭,錢在野好奇問他為什麼老是看螞蟻時,那道童便會學著那老道士的樣子講著其中萬物的規律。
山上很乏悶,那時的百姓連基本的生計都難以維持,所以上山之人也便幾乎沒有。
整座山上就只有這三個孩子,久而久之,錢在野便和兩人熟絡起來,知道了那道童名叫李陽,而那天天攆著自己打的小道姑啊,叫作李靈薇。
兩人便是那太清殿中三位天師的弟子,李陽倒是毫不在意錢在野的身份,但在李靈薇眼中,錢在野和龍潭僧人便是那“上門惹事之人”。
但不知為何李靈薇越是欺負錢在野,後者便越是喜歡去每天看著那拿著掃帚掃落葉的小道姑。
那場佛道辯論一個月後也沒有分出勝負,但整個太清山上的道人每每談起龍潭僧人之時都會敬佩一句“真佛”。
從那年起,每當入秋時龍潭僧人便會領著錢在野到這太清山中來,相比於整天閉門禪悟儒學的王明陽來說,錢在野幾乎年年都在期盼著這個月份。
當那龍潭僧人看著寺院中那菩提樹落葉之時,當他喃喃說著秋天到了時,錢在野便會異常開心。
而在那太清山上有人亦是如此,當看著殿外落葉灑滿地,看著滿山綠樹裹黃袍,一個小道姑便會比平常日子裡都要起的早些,打掃得比平常散漫一些,偶爾便有意無意往下山小路邊多靠些,多期盼些,想著什麼時候那個喜歡穿著一身黑衣的男孩就會從山下氣喘吁吁地跑上來。
一年中最開心的日子也不再是各種佳節之時,而是那小男孩將那從山下鎮子上買來的,自己都捨不得吃的糖葫蘆遞到她手上。即使上山路很累也要一把奪過掃帚幫她完成剩下的打掃。
日復一日,年復一日,這場佛道的辯論便也一直持續了十數年之久,萬物變遷,時光流轉,整個世界都在發生著變化,唯一不便的可能便是少年上山時那份迫不及待,和少女等候故人時的傾耳拭目。
思緒回到眼前,錢在野看著殿外的落葉與靠牆放置的掃帚,他如當年一般,靜靜幹著年少時的活。
秋風不渡當年客,今朝依舊少年人。
太清山巔上,明空道人看到那認真掃地的身影,她變得也有些寂寥落寞,明能道人默默感嘆,就連一向最愛搗亂的明淨道人也不發一言,陷入沉思。
而那位道家年輕掌教此刻是最能共情之人,一個是他年少至今的摯友,一個是他的親姐姐,十數年的相伴,最後的結局卻是如此的悲哀。
殿外,錢在野每掃一下,眼淚便不由自主落下一滴,那泛黃的落葉宛如曾經那些美好記憶,中秋佳節,團圓之日,那個陪自己一起賞月的人已經離開了許多年了。每一年到此都是如此感傷。
落葉掃盡便已是兩個時辰之後,山巔之上的四人便也就這樣默默看著,待到那掃帚放下之時,皆是長嘆一聲。
“來了~”
秋風掃落葉,落葉攜故人,一陣微風從太清殿外扶搖九霄吹入這太清山巔,層層雲霧被分開,一座漂浮於雲層上的懸空之地出現在其中。
四人齊齊望向那眼角有些泛紅的黑袍青年,每個人的眼裡都是複雜的。
錢在野深深作揖行禮,半晌之後用已經極力平復下來的聲音開口。
“錢在野,見過道家掌教,見過三位老天師!”
明空,明能,明靜三人都沒動,而是李陽上前還禮作揖。
看著那隱隱漠於雲層之中,仙風道骨的三人,錢在野內心有著十足的愧疚之感。
“呵!你又來幹什麼?”
明空道人語氣冰冷夾雜怒火,即使她心底裡明白錢在野比他們三人加起來都要傷心,可每一次見到他就會潛意識裡將李靈薇之死怪在他的頭上。
“晚輩一如往常,前來祭奠亡妻,望三位天師成全!”
此話說出之後,只聽得一聲破空之音傳來,緊接著便是第二身,第三聲。
三把桃木劍從萬里雲海之中極速劃過,在空中留下一條白色漣漪。三劍齊齊往錢在野身上殺去,即使是一般天境強者,在這三劍之下也會直接身死道消,道家三位天師,三位天境憔悴,其中明空道人的實力便是能與錢青揚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