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個人工作室(第1/2頁)
章節報錯
幾乎所有人都動了起來。
除了江策自己。
他一直和小羅呆在辦公室裡,他到要看看,這個柳安姿,這個娘們兒到底在搞什麼?
小羅也一直盯著電腦螢幕在等著郵件,大氣都不敢喘。
也不知道她那邊現在是幾點,現在看不看到郵件?
如果那邊現在剛好是大半夜或是凌晨,那大機率是看不到的了。
心情有些煩悶。
一時之間想不到怎麼去破局,江策開始反思自己這段時間的操作。
美食城看著一派紅火,人流量開始趨於穩定,收入也趨於穩定。
從第三者角度來看,天涯的發展,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能做到這個程度,已經是相當牛比了。
但對於江策來說,他的競爭對手如果是聯合,甚至大通這樣級別的企業時,天涯就完全不夠看了。
還是實力不夠啊。
但實力這種東西,不是一天兩天,甚至一年兩年就能突飛猛進的。
那得靠積累,像聯合這樣的企業,可是在行業裡摸爬滾打二十來年,著實建立了不少的忠實客戶的,做出了不少的經典廣告案例的,甚至是這些年一直以來的連續盈利增長,才讓公司穩固,獲得更多的客戶的信任和支援的。
自己手上,像樣的專案,也就是美食城這麼一個。
遠遠不夠,如果真的要在明面上,能和聯合拼一下實力,至少需要三到五個這樣的專案。
問題在於,這樣的專案,那也是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江策才弄出來這麼一個。
要想多一個這樣的專案,那比登天還難。
從長遠來計劃,高鐵專案,雙會專案,都只能是其中之一。
自己需要重新建立幾個穩固的收益點才行。
那麼,現在除開美食城這個專案外,天涯最大的優勢在哪?
江策拿出紙筆,停頓了好久,都寫不出一個字來。
遠遠的小羅一直看著他,心裡憂心不已。
沉靜了良久,江策才在紙上寫出兩個字,居然是自己的名字:江策。
沒錯,現在天涯最大的底牌,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他江策。
必須把他的個人才能完全發揮出來。
這個行業,大多數是不喜歡像江策這樣還弄個廠的。
基本都是人才型,智慧型集中型企業。
最最開始這個行業發展的時候,還被人叫成是皮包公司。
一個人,弄個小辦公室,弄個小皮包,弄盒名片,就可以跑業務的那種。
談好了業務,收了訂金,就把單子丟進合作的製作工廠,完工後,交貨,收款,和工廠結算。
自己賺的就是那筆差價。
隨著行業的發展,慢慢工廠在發展,企業推廣的方式方法在發展。
就形成了策劃類,文案類,製作類,推廣類等單一,或者是綜合型的廣告公司。
而除了報紙和電視以外的傳統媒體,網路以及戶外等廣告形式也在瘋狂發展,進入大眾眼界。
行業的東西越多,客戶對於這種公司的要求,也在慢慢提高。
高精尖人才也慢慢成為了稀有的資源了。
所以,自己要怎麼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