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誠意(第1/2頁)
章節報錯
夏老頭沒有給江策特意介紹其它幾位陌生人。
董老師也沒有特意去給江策指點,說明那幾個,有可能他也不認識,或者,並不怎麼重要。
江策坐在董老頭邊上,聽著他和老夏二人的對話。
聽著他們回憶起以前的事情。
才明白過來,為什麼董老頭會親自跑過來一趟。
老夏可以算是國內第一批從體制內下海的人。
憑著之前的關係,以及自己的精明強幹,實打實地在花城弄出了一些名堂。
從最早的倒騰各種錄音機,磁帶等小商品開始,這邊離海關近,容易弄到一些進口貨,轉手高價賣到內地去,三兩年的工夫就把第一桶金給積累起來了。
然後就開始倒騰港澳臺服裝等新潮的東西。
倒騰久了,就覺得沒啥意思了,這東西只有膽大,弄點小本錢,都都可以幹。
想來想去,於是就覺得還得走自己的路子。後來自己就在莞城開始辦廠,自己上機器,生產牛仔衣,牛仔褲銷往全國各地。
後來錢賺得越來越多,工廠也越來越大。
要租的廠房也越來越多,仔細算了一下賬,發現租廠房不如自己弄塊地自己建廠房好了。
那個時候的莞城,地塊多得有賣,又多又便宜,還有什麼三減雙減的優惠政策。
現在的夏老頭回過頭來一想,自己也是傻到家了,那時候辦什麼廠哪,直接把所有的機器裝置現金全都砸在地塊上多好。
然後建它幾十個大廠房倉庫啥的,每天收收租,出出海,釣釣魚就完了。
就算不在莞城弄,在朱江邊上,圈一小塊地,那也是舒服到死的節奏啊。
何必現在還弄什麼房地產公司?現在幾千人要跟著自己吃飯,還有上百家供應商等著自己下飯,還弄個二世祖天天給他惹事兒了,壓力不是一般的大了。
可不就是因為吃進地塊嚐到了甜頭後,才想著自己弄個地產公司玩一下。
這一弄不打緊,就弄出了一個花城地產十強出來。
而且,弄地產公司的時候,全套的集團所有的對內對外CI系統,老夏那時候是立排眾議地交給了當時還不算出名的董老師來操作的。
那個時候,誰懂這個?能賺到錢不就完了,弄什麼企業標識,什麼統一規劃,拿來給公司員工搞福利不香嗎?
但老夏就有這個眼光,既看準了企業發展需要的軟實力,也看中了當時還是被人稱為董老師這個不太出名的操盤手。
果不其然,在福力集團上下全體大換裝,重新弄了全新的形象後,整個集團在花城的地產行業,好像突然提升了一個檔次。
像是一堆泥腿子出身的隊伍裡,猛然冒出來一個穿西裝,打領帶的傢伙,不吸引人注意都難啊。.
後面福力地產的所有新開發樓盤,都統一換了全新的標識系統。
居然還都大賣了。
這也是董老頭走向大師之路的一個新。
如果按江策來說,這算什麼人情?你出錢,我出力,幫你搞定這些個事,天經地義,啥人情不人情的。
但對老董來說,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那時的他,也是處於一個想下海,但又被公職扯著有點捨不得的意思。
沒想到老夏膽大,真的用了他,還有他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