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你也不想蘇小姐從了李北玄吧(第1/3頁)
章節報錯
詩奴笑問道:“李兄,在看什麼詩呢?是誰的詩,能把你看的這麼入迷?難不成你遇到了比詩聖兄還好的詩?”
李山隱說道:“詩聖兄所有的詩作,都不能與這首詩相提並論。”
“你這就有點誇張了。”詩奴說道,“我早就聽說你們兩個,其實時間是有些矛盾的。但是吧,詩聖兄能夠佔據詩聖的位置,還能夠多次奪得詩魁,對的確已經說明了一切。李兄,你也不要過於執著。”
李山隱說道:“實不相瞞,曾經的我的確以詩聖為目標,但現在已經不是了,因為我找到了更好的目標。“
“你說的這就是氣話。”詩奴笑著說道,“目前我們所認識的所有詩人之中,還沒有人能夠超過詩聖兄的。”
李山隱指著牆上掛著的那半闕《將近酒》,對詩奴說道:“你可以看看這首詩。”
“哪一首詩都不可能比詩聖強。”詩奴笑著說道。
轉頭看見那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整個人都怔住了。
腦海中浮現出一幅奇怪的畫面。
天空之中彷佛破了一個大洞。
來自仙界的水,奔騰而下,洗刷著他的魂魄。
只是這麼一句,就這麼一句,他就認定為,這是他此生見過最精彩的詩。
忍不住詢問道:
“李兄,你是從哪兒找到這麼一首好詩的?”
李山隱差點就把李北玄的名字說出來。
話到嘴邊又給憋回去了:“從民間找。”
“騙誰呢?”詩奴根本就不相信,“能寫出這樣級別的人,怎麼可能會藏身在民間?”
李山隱說道:“此人原本是有大才,從小就喜歡讀古書,遊歷山水,年紀輕輕就已經看透了官場的爾虞我詐,不喜歡在這個泥潭裡邊掙扎。索性就寄情山水,在九域各個地方來回遊歷。我也是無意之間,才找到這首詩。”
“原來是這麼回事啊。”詩奴說道,“敢問此人,姓甚名誰?可有什麼師承?”
“此人姓李,單名一個白字。”李山隱說道,“沒有什麼老師,也沒有什麼背景淵源,就是自己喜好詩文,喜歡山水,喜歡作詩,一時之間來了興致,就會留下那麼幾首詩。”
“原來如此。”詩奴說道,“那李兄可知,這位李白先生載入哪裡,身在何處?如今可在京城之中?”
“不在。”李山隱心想李北玄既然想低調,那自己就得幫他好好的隱藏,“李白先生不僅不在京城,他已經不在咱們大乾了。並且他已經很久沒在大乾留下任何痕跡,就算是想找他也找不到。我也是,無疑之中,聽朋友提起這麼一個人,又機緣巧合得道了他這首詩。”
說到此處,又補充了一句:“當然,我也只是覺得這首詩的風格像他,但到底是不是他還不好說?”
詩奴說道:“那我能不能這樣理解,這首詩其實是無主之事,現在無法確定到底是誰寫?”
李山隱不知道是奴為什麼這麼問。
但是為了更好地幫李北玄隱藏身份,還是點點頭:“也可以這麼說。”
“如此甚好。”詩奴小聲滴咕了一句,轉而看著李山隱問道,”李兄,可否把這首詩,借小弟欣賞幾日?”
“實不相瞞,我還在參悟其中的奧妙。”李山隱自然是不願意借出去。
詩奴則是百般糾纏:“李兄,就讓小弟觀摩一個晚上行嗎?我從李白先生的詩句之中,受到了啟發,我隱隱之中感覺到,我幾乎到達突破的邊緣,還請李兄成全。”
李山隱很善良,相信了是奴的話。
雖然有些不捨,還是同意了:“那明天早上……”
“李兄,放心,明天一早我一定雙手奉還。”詩奴打看保證,立即走上前去,把李北玄寫的這半首《將進酒》摘了下來。
快速熘到房間,認真模彷了李北玄的字跡,又重新寫了一幅。
把真跡藏了起來,把自己臨摹的放到外邊。
除此之外,又模彷李北玄的字跡,寫了幾首自己的詩放在桉臺上。
做完這些基本工作之後,他就拿著自己臨摹的《將進酒》來找詩聖。
笑呵呵地說道:“詩聖兄,冒昧大人了。我新做了一首詩,請你幫我修飾修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