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他們不是大明的軍人,可是他們也已經放下武器投降了,為什麼還要殺了他們?

這個問題,在袁崇煥的心頭徘徊。

作為一個執政一方的朝廷大員,袁崇煥可以理解戰場之上兩軍相交的血腥,也在見識過建奴殘忍之後願意將建奴斬草除根。

可是殺俘,斬殺一個放棄了抵抗,手無寸鐵的人。

這種事情在袁崇煥看來,還是有點過分了。

更何況這個人在被殺之前,可是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大明人!

看著袁崇煥的這幅樣子,黃得功一反之前在曹文詔在天啟帝面前的木訥模樣,雙眉一挑道:“袁兵備,他們投降了,你莫非覺得我們就有必要帶上他們麼?”

“咱們今夜出行,是想要去望海臺,讓你見識一下那些真正在建奴後方艱苦求存好不容易活下來的百姓。”

“他們那些人,其實在很久之前,曾經有過一次機會被解救出來,只是當時大明對於遼東的掌控力度不足,才導致了功敗垂成。”

“這一次,在曹將軍的帶領下,我們成功的將他們帶了回來,在我看來,他們的親身經歷,或許能夠讓袁兵備你有所醒悟。”

聽到這番話,袁崇煥不解的搖了搖頭道:“這與黃將軍下令殺無赦一個不留,又有何相干?”

袁崇煥的天真,屬實是讓黃得功被驚到了。

可是身為行伍出身,又有過京師進修的經歷,黃得功知道,能夠在戰況焦灼之時,準確分辨局勢發號施令,更是能夠親自上城頭擂鼓,親自披掛上陣的袁崇煥,是個有能力的人。

大明朝的制度如此,以文御武的制度,哪怕是天啟帝天縱之才,也無法在一時半會內徹底解決,而在徹底改換制度之前,天啟帝的目標就是讓那些在外擔任主官的文人,至少要是知兵且善戰的。

袁崇煥這個得到天啟帝另眼相待的文人,自然就是重中之重。

加上袁崇煥此前的表現,足夠讓黃得功覺得,在年輕一代的文官當中,袁崇煥算得上其中知兵這一塊的翹楚人物了。

給他機會,給他解釋答疑,也只是為了日後在行軍作戰之時,可以少點掣肘。

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黃得功斜眼看向站在地上滿臉悵然,雙目含淚的袁崇煥低聲說道:“袁兵備,陛下曾經說過一句話,二鬼子比鬼子更該死,雖然說我不知道為何陛下會說建奴是鬼子,但是其中的意思也差不多就是指投降了建奴的明人,對待咱們大明的百姓和士兵,比起建奴而言會更加該死。”

“結合我的經歷,的確,投降了建奴和蒙古人的大明人,他們的殘忍兇惡程度,遠超他們的主子。”

“所以他們口口聲聲說他們是大明人,難道袁兵備你就覺得,他們理該活著,他們的罪孽,就該被饒恕嗎?”

“陛下曾經有言,建奴可活,二鬼子必須死。”

“我只是在,執行軍令罷了,更何況袁兵備你莫非真的以為,這些二鬼子他們是想要歸順大明嗎?”

一邊說著,看了看已經差不多算得上塵埃落定的戰圈,黃得功翻身下馬,走到了那個自稱自己是明人的二鬼子面前,一腳踢在了那個人的手臂之上。

“鐺!”

一柄雪亮的短劍,從這個人的手中掉了出來,甚至伴隨著極寒而凍的僵硬的軀幹之上,還掉下了一條屬於漢家女子的絮褲。

當這些東西落在地上的那一刻,袁崇煥如同一隻受到了極強打擊的小獸一般,低聲的嗚咽了起來,伴隨著一陣陣的嗚咽,袁崇煥居然笑了。

“哈哈哈哈,黃將軍,哈哈哈,我總算知道,哈……陛下為什麼看不上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