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廝殺,一夜奔襲,倒也不是沒有什麼收穫。

除開了從地堡當中翻出的不少糧草和勉強能用的火藥之外,袁崇煥他們這支三百人的隊伍後邊,又帶上了數十個面黃肌瘦卻身披建奴戰甲的男人。

騎在馬上,雖然說廝殺了一整晚,袁崇煥卻也不覺得自己的身上有什麼難受的。

這沿途上救下來的遼民,少說也有數百人了。

這些人,幾乎都是在高第的一紙調令之後家破人亡無處可去的可憐人。

抱團在關外求生,卻又不願意去寧遠城中受人管轄。

結果就是到了面對建奴的時候,只能任人魚肉。

女子被擄走,男人被殺掉,小孩運道好的被殺掉,運道不好的,就會被建奴當做食糧,帶在馬上割肉。

袁崇煥見到了血腥,見到了野蠻,更是親自在戰場上殺了個七進七出,此時的袁崇煥,早已洗去了一身的文人氣,洗去了一身的天真。

反而變得更加像是一個從陰曹地府中爬出來的復仇惡鬼一般。

雖然說,這個復仇惡鬼在面對大明百姓之時,還是極為和煦的。

天,破曉了。

伴隨著一絲白色從天邊升起,袁崇煥勒住了自己的戰馬,看向了方才被解救出來的一支遼民,看著他們戰戰兢兢劫後餘生的樣子,低下了頭,一字一句道:“如今望海臺有著遼民數萬,你們若是實在不願意歸了寧遠城的話,可以去望海臺投奔望海臺的遼民。”

“數萬遼民,據城而守,建奴倒也不敢輕舉妄動。”

“若是返回了寧遠的話,你們關內若是有親人,那麼不如就回關內吧。”

“關外苦寒,而且大戰將至,不論如何,最苦的,都是老百姓。”

“不過,本官還是有一番掏心窩子的話,想要跟諸位父老鄉親說。”

“身為關外百姓,父老鄉親們,大多都是隨著本官一同修繕過城、堡的,經歷了這一番亂命,流離失所的後見識過建奴兇殘的你們,在知道大戰將起的時候,也許會覺得大明沒有什麼勝利的機會,會覺得無非就是再度葬送大明的好兒郎們。”

“如同薩爾滸一般。”

“可是,同樣如同薩爾滸之後一樣,他們的貪婪,他們的殘忍,一點都沒有改變。”

“百姓如同牛馬一般,任由他們凌辱蹂躪。”

“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也不是少數。”

“如今的遼地漢兒,或多或少,都和建奴有著那麼一點‘血海深仇’!”

“和建奴打這一場,決定的不僅僅是關外的歸屬,更是一場復仇!”

“一場為了無數同胞,為了無數被建奴殘害的兄弟姐妹,父老鄉親那在天之靈的復仇!”

“明金不兩立!”

“父老鄉親們,你們覺得本官說的,對嗎?”

遼地百姓,幾乎都知道薩爾滸之戰大明慘敗的事情,也就是這件事情,才讓遼地,成為了一片幾乎不再信任朝廷的飛地。

蒙古人也好,女真人也罷,在這塊地面上,都能夠騎在普通漢家遼民的頭上拉屎撒尿。

因為大明,輸的實在是太慘了。

而伴隨著高第的一紙調令,無數陳兵在外的大明戰卒,被召回了關內,丟下了無數的武器糧草,除了富了一波山匪流寇以及蒙女遊騎之外,更是讓大明幾乎全失了遼地人心。

也就多虧了袁崇煥曾經和孫承宗一同在遼地幹實事,勉強有了那麼一點名望聲望,才能夠讓他們,能夠穩定住遼東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