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確實依舊需要留著。

這是驅虎吞狼,這是日後大明有理有據吞併其他土地的這幅藍圖所必須的條件。

可是這不代表著,遼地不能成為大明的軍工廠!

想要從農業社會踏入工業社會,從來都不是說說就行。

是需要很多時間,很多人力,很多物力的。

比起中原那些不願意草率改變的人們,百廢待興的遼東,反而聚齊了達成改變的所有條件。

畢竟遼地的百姓除了生命,已經沒有什麼可失去的了。

正是萬眾一心時!

而且遼地的大環境也不像是關內那麼混亂,至少遼地自己這個皇帝,在戰敗身死之前,是說一不二的。

因為遼地地遠,忠君的思想更加盛行,不像關內一樣,早就被文人集團們掌控了喉舌,大肆散佈三人成虎導致皇帝成了一個廟堂上的刻板木偶。

文人集團說皇帝是聖君,那就是聖君。

文人集團說皇帝是暴君,那就是暴君。

而朱由校很清楚自己的民間口碑有多差。

這可都是那幫文人們幹出來的事兒。

原主不過是喜歡玩玩木匠活,而且對朝政不太上心,更是對自己的奶媽有一點親情觀,就被傳成了什麼樣?

木匠皇帝,文盲皇帝,荒淫無度,龍陽之好。

更是和乳母亂來!

說白了任何一個小孩,從小到大就沒見過自己親爹親媽幾面,更多的時候面對自己的那些所謂親戚,都是被親戚欺負虐待,幾乎可以說是奶媽養大帶大的。

在這種情況下,誰又能真的做到完全無情,直接殺掉?

原主可能不能說是個多好多聖明的皇帝,但是他身上的標籤,其實大部分都可以撕掉。

大字不識一個如何辯駁袁崇煥讓袁崇煥無話可說?

大字不識一個,又如何讓晚年的萬曆皇帝看重,並且親自讓西李撫養?

真的荒淫無度,有龍陽之好的話,那為啥天啟帝是後宮的妃子多有懷孕而非客巴巴懷孕??

只能說一個事。

那就是文人集團實在是太會了。

他們很清楚老百姓們對什麼樣的事情津津樂道,他們更是精通如何造謠生事。

畢竟如果不會捕風捉影不會腦補,更不會造謠的話。

東林黨是如何在萬曆年間的那一眾黨派之中迅速脫穎而出,獨霸朝堂的?

關內的民情如此,朱由校很清楚不能一朝一夕就去改變。

可是關外不同!

這也是為何朱由校樂意讓關外成為大明兵工廠的原因,一旦遼地大開發搞起來,遼民們就都有事兒幹了!

不會閒的蛋疼在戰亂平息後,去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