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彝仲,你明白了嗎?(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是你要記住,這一戰,只是混戰!”
“你若是見過數萬建奴,以堂堂正正之勢威壓過來,揮手之間漫天都是建奴的強弓箭矢的畫面,那你絕對不會覺得,朕可以以一己之力扭轉整個正面的戰局。”
“朕之所以不願意在城中,準備和建奴的堂堂之戰,就是因為朕知道朕的能力最合適的地方是什麼地方。”
“堂堂之陣,朕無論如何是不如孫閣老他們這些宿將的,可是朕的機動力和朕的突襲力量,卻是無人可比。”
“朕只需要藏好自己的身影,就是一柄架在建奴脖頸之上的鋼刀,讓建奴不敢輕舉妄動。”
“更何況,數百人千餘人的戰鬥,能夠憑一腔血勇以一當十,真的到了萬人以上這個級別,可就困難了!除非能夠如同關雲長一般萬軍之中斬將,除非能夠如同張遼一般以八百人衝陣直逼敵軍主將!”
“可是這些事情,在如今的世道上,已經很難發生了!”
“弓箭,火器,以及長矛和重甲,本就改變了戰陣的模式。”
“這些將士們的死,朕也很心酸,朕也很難過,可是朕必須要做這個惡人,必須要讓這些戰士去為了朕的指令拋頭顱,灑熱血,這是為何?”
“為了能夠激發起望海臺數萬遼民的血勇!為了告訴望海臺數萬遼民們,建奴不可怕,大明才可怕!”
“大明以百破千,全殲來者!”
“他們應當會高興,會興奮,會認同大明!”
“彝仲!你是儒門子弟,你該知道,曾經的夫子和人對話之時,曾經討論過一個事情,一個國家,如何才能不敗。”
“夫子說的是,有了足夠的兵備,有了足夠的糧草,有了對國家的信任,這個國家就不會失敗。”
“後來別人補充,如果必須要做出取捨,夫子先是捨去了兵備,再是捨去了糧草,最後的最後,夫子掀了桌子,因為如果百姓,如果軍民,對這個國家已經失去了信任,那麼這個國家,必定會滅亡!”
“大明在遼東,失信已久,遼地的百姓甚至很多人都已經不再承認大明,因為大明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並沒有給與他們拯救,也並沒有解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朕必須要一點一點,一滴一滴,讓他們重拾起對大明的信任,這樣朕在打下遼地之後,遼地才會徹底成為大明的遼地,而不會再如同之前一般,降而復叛!”
“遼地的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才能堅定的認為,大明的國力,大明的戰士,足夠保護他們!而不會生出如同前宋之時一般,幽雲十六州只認金兵而不知趙宋!”
“彝仲,你明白了嗎?”
“朕,為何要打這一仗?”
“這一仗,是朕要打給望海臺的百姓們看的!”
“這一仗,是朕告訴這些遼民,告訴他們,朕與他們同在!”
“建奴殺我百姓,掠我人口,破我河山,朕,一一還擊之!以人頭立京觀,樹我大明萬載聲威!”
“彝仲,你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