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朱由校也挺想說一句,既然得見天顏死也心甘,那就在這裡去死。

從而以此來對這左宗明進行最後一輪的測試。

可是當聽到了山海寨的訊息之後,朱由校還是放下了自己心中的惡趣味。

曹文詔雖然已經出現在了寧遠,但是根據情報而言,曹文詔手中的人馬不過數千。

山海寨裡的人可是有著好幾萬,如果只有幾千人回到了寧遠,那麼很可能曹文詔的任務,失敗了。

朱由校很清楚,原本的歷史上,袁崇煥曾經進言讓遼東組織過一次對十三山的救援,那一場救援,反倒不如說是一場大敗。

輸的乾乾淨淨,遼東的百姓難民,也對大明朝廷產生了一定的懷疑。

懷疑這個朝廷,真的有能力將他們從水深火熱當中解救出來嗎?

若不是山海寨的存在,尚能為大明凝聚一下人心,恐怕這些伴隨著高第的調令而成為孤魂野鬼的遼地難民,將會徹底失去對大明的希望。

第二次救援,如果失敗,也同樣會讓整個遼地的難民團體喪失對大明的信任。

因為連續兩次救援,都讓十三山這個遼地最大的難民聚集場所被殺了個十之七八,這種朝廷,還有什麼信任度可言?

聽著朱由校的話,左宗明連連點頭道:“草民本是遼東山匪,經常和十三山中山海寨的諸位當家有往來,畢竟十三山的集市,算是遼東山匪盜賊和難民們唯一能去的市集。”

“這一次草民帶著兄弟們前來弘螺山口,起初的原因就是草民為山海寨的當家們傳訊遼地,山海寨大軍遷徙,讓遼東群盜有心迴歸大明的,依附他們,可以同回。”

“待草民傳訊完畢之後,收攏了牛當家的和白山盜分支白老九等部迴轉十三山的時候,發現十三山的諸位頭人已經帶著人馬撤離了,十三山當中只剩下無數的廢墟和建奴人頭壘成的京觀。”

“而後,草民帶領著兄弟們趕到了此前草民打下來的大淩河堡,發現大淩河堡當中有著數萬人的生活遺留,從而想到,山海寨的人馬應當已經撤離了大淩河堡。”

聽到這裡,朱由校眯了眯眼睛,十三山的人馬全部撤出來了,留下的只有廢墟和建奴人頭鑄就的京觀。

這說明,曹文詔他們的任務,算是成功一半了的。

瞥了一眼面色逐漸紅潤起來的左宗明,朱由校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那你為何會出現在這弘螺山口?”

左宗明長吸一口氣道:“因為草民想要和山海寨人馬碰頭,好和他們一同回明,所以草民一路讓兄弟們跟著草民,尋找十三山人馬的行蹤。”

“數萬人的遷徙,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居然能夠從建奴眼皮子底下穿越錦州,就彷彿錦州成了空城一般,就連草民的人馬,也能夠順利透過小淩河,直達松山堡。”

“幸好草民兄弟中有擅長追蹤之術的人,渡河之後一路追尋蛛絲馬跡,追隨山海寨的人馬到了望海臺。”

“當見到望海臺分兵一路前來寧遠之後,我等也存了投名狀的心思,跟了過來,但是為了避免被山海寨的人馬當作敵軍誤殺,我們錯開了時間差,來得晚了幾個時辰。”

“當我們趕到的時候,寧遠之圍已解,建奴大部逃竄,然而我們發現了李山營的蹤跡,準備截殺李山營!”

“既然十三山的人馬都分了兵,那麼草民覺得,想要納投名狀入夥,沒有必要李山營更好的選擇了,李山營早就成為了建奴的鷹犬,為虎作倀,肆虐遼地,早就讓無數百姓苦不堪言。”

“帶著他們的人頭,去寧遠城,在草民想來,應當也能換個不錯的前程。”

這番話一出口,朱由校摸了摸自己的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