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各方(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得不說,皇太極是真的怕了,歷經這麼多事,皇太極再也不敢把希望放在自己的經驗上了。
按照經驗來說,莽古爾泰放在蒙古,放在草原之上才是一種威懾和震懾。
畢竟把莽古爾泰從蒙古叫回來,也無非就只是讓寧遠的決戰多死一點人。
對於這一戰的勝負,現在的皇太極是悲觀的。
天啟帝回了遼地,這也就代表著即便是自己有袁崇煥的通風報信,也無法兵不血刃拿下寧遠。
而天啟帝麾下人馬的戰鬥力以及天啟帝本身的戰鬥力,都讓皇太極為之驚駭。
打仗,什麼時候能這麼打了?
天啟帝此時的戰法打法,甚至讓皇太極覺得夢迴秦末!
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各式各樣的陰謀詭計一茬一茬的湧現了出來,而最終暴秦一統天下。
對於兵法韜略瞭如指掌的暴秦,卻面對了一個不按套路出牌的猛男。
這個人就是項羽!
什麼陰謀詭計,項羽通通不管不顧,以絕對的勇武在最恰當的時期殺出,蹂躪一切,這就是項羽的戰法。
而偏生計謀韜略百出的大戰打習慣了的秦人,面對項羽這樣的王八拳頓時是一點招數都沒有,因為那時的天下,就沒有一個能夠阻止項羽衝陣的男人。
之後項羽敗給劉邦,輸於韓信,也是陷入了絕對的劣勢當中,兵力相差過大且士氣低迷。
可就連這樣,項羽當時想走也都能夠走得掉!
這就是一個堪比戰神的主將在冷兵器時代的作用,幾乎無人可以鉗制。
而朱由校在此時的皇太極看來,就像是當初的項羽一般。
面對這麼一個敵人,皇太極覺得自己別說是把莽古爾泰從蒙古叫回來,就算回頭去瀋陽把老爹努爾哈赤以及他的親衛全部拉回來,也是理所應當。
別問,問就是努爾哈赤也慘敗了。
沒有絕對的兵力優勢,皇太極甚至都不想去打這一仗。
若不是被逼無奈,只能硬著鼻子咬著牙先碰一碰,不然就內部矛盾徹底激化到分裂,皇太極甚至都想玩一次他們女真的傳統藝能,先投降歸順了。
反正大金本就是明人的臣屬,平日裡雖然有過不少邊境的矛盾,卻也還是終究有著一層情分在。
大不了以後給明廷上供,不讓明廷賞賜那麼多了不就完了?
皇太極很清楚女真和大明掐的完全不可調和的起因是什麼。
不就是女真打著朝貢納奉的名義,一年上京幾十次騙賞賜麼?
要不是大明當時限制了不讓女真的前輩們這麼搞,兩國何苦來哉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說白了,皇太極並不覺得女真這種騙賞賜的行為有什麼不對,反倒覺得大明不該斤斤計較。
如今皇太極認為自己願意主動讓步,大金再度臣服大明,甚至還不打算繼續在大明騙賞賜了。
大明應該不會不知好歹,還要跟大金決一勝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