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的心中有這種念頭,倒也不是很奇怪。

畢竟此時的遼地早就是一團亂麻,整個山海關往北,蒙古人,女真人,漢人,混居混戰,數百年以來一直都是這樣。

而眼下的局勢下,兩強即將在遼地發生猛烈的碰撞。

戰爭陰雲迷霧覆蓋之下,諸如在遼地落草的賊寇,自然是戰戰兢兢不敢冒頭。

所以朱由校明白,在此時的遼西大道上,能夠有足夠的兵馬,讓雪地震動成這個樣子的勢力也就大明,蒙古,還有建奴。

建奴寧遠新敗,他們不會有什麼足夠的人馬,前來弘螺山口找自己的麻煩。

而大明雖然說大敗建奴,可是寧遠距離弘螺山口的距離更為遙遠。

從弘螺山口將訊息傳到寧遠城不僅僅是距離遙遠,其中還需要躲過正在折返的建奴大軍,難度可想而知,更別提將訊息帶到寧遠,再從寧遠帶兵前來弘螺山口了。

那麼來人,只會是蒙古人!

來的不會是林丹汗,跟林丹汗分別才多長時間?林丹汗何德何能能夠折騰出來這麼一支足夠讓雪原為之震撼的騎兵隊出來?

若是林丹汗的王帳人馬倒也就罷了,可是朱由校很清楚,在圍攻科爾沁失敗之後,林丹汗麾下的人馬就被林丹汗分散到了草原各部。

此時即便是林丹汗前去各部收攏兵馬,也沒法在短時間內將這些人馬全部整頓過來,更何況朱由校知道,林丹汗的打算很簡單,他只是準備在寧遠決戰的終局當中見風使舵。

如同草原上的狼群和獵狗一般,在大戰之中,順著勝者去掠奪勝利。

林丹汗的人馬哪怕聚集起來了,現在這個局勢未分的情況下,林丹汗也不可能這麼早就投入自己的人馬參戰。

更何況,林丹汗是北上去募集人馬的。

而跟著這地上的震動來看,來人,自南方而來!

來人是敵人的機率,實在是太大了。

建奴崛起之後對於整個蒙古的凌駕力度不可謂不大。

若是還是以合作為主,林丹汗這個有著雄心壯志,並且在即位初期還曾經入侵過大明的蒙古共主不可能和建奴決裂撕破臉。

畢竟作為遊牧民族的蒙古人,先天上就和作為漁獵民族的建奴有著合作的基礎。

朱由校握緊了手中的長槍,若來人是敵人,他就要第一個打頭陣,以敵將的鮮血,振奮麾下人馬休憩之後疲憊下來的身心。

“唏律律!”

伴隨著第一道騎兵的身影出現在了朱由校的眼簾,朱由校胯下戰馬發出了不安的咆哮和嘶鳴。

朱由校抬手按在了戰馬頭頂上,輕輕撫摸著自己愛馬的鬃毛,眼中閃過了一抹厲色。

“滿桂!帶三百人!隨朕衝陣!”

“甭管來人是敵是友!打攪了朕的休憩閒暇,朕都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三百人!

滿桂心中咯噔了一下,前方夜幕下那如同潮水般湧出的騎兵,怎麼看人數都不會低於五千。

天啟帝雖然勇武蓋世,可是三百騎兵衝向五千以上的敵軍,這途中至少稍稍有一點人馬落後脫節,那麼在瞬息間脫節的人就會化作一灘肉泥。

不論是被剁碎,還是說被踩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