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身,先行一步!”

作為一軍主帥,秦良玉毫無疑問是合格的,甚至可以說是超規格的。

因為身為女子,秦良玉手中的龍頭棍不僅僅是秦良玉權柄的裝飾,更是秦良玉殺敵的武器。

龍頭棍一揮,秦良玉直接闖入了建奴合圍的軍陣當中,冒著建奴的強弓箭矢,秦良玉一棍直接將一個建奴的腦袋拍扁。

主將都能綻放出如此神威,白桿兵自然不會落後太多。

步伐如風,白桿兵手中那特製的白杆,又一次在遼地掀起了一輪腥風血雨。

白杆上方的鉤鐮,進可鎖建奴脖頸之處的縫隙,退可勾挑建奴腿腳之間的薄弱處。

而白杆下方的鐵環,更是可以鎖住建奴手中的武器,錘擊建奴的腦門。

更何況白杆說白了,就是特製的鉤鐮槍,既然是槍,當然有著槍鋒槍頭。

長槍破甲之能,更是遠超大刀。

加上長兵面對短兵之時本就具有的距離優勢,白桿兵面對尋常的建奴,簡直就像是殺雞屠狗一般的簡單。

然而白桿兵終究只有數千,加上祖大壽的數千鐵騎,也就不過堪堪過萬的人馬。

面對數量遠超自己的建奴,秦良玉和祖大壽都再清楚不過。

這一戰,他們所謂的贏,也只是突圍出去罷了!

然而建奴也明白,這一戰的明軍,算是寧遠城中的精銳,一旦殺了他們,那麼明軍的寧遠城防備力量自然就會大減。

雖然因為吃了明軍奇襲的虧,建奴當中的騎兵也還沒來得及上馬衝殺。

可歸根結底在這個時代的建奴,就不以騎兵為主攻手!

純步兵的血肉之軀合圍,反而能夠打的明軍騎兵,節節敗退。

然而當看到秦良玉的白桿兵加入戰圈之後,很多曾經在渾河邊上和白桿兵有過來往有過交手的正白旗建奴們,紛紛呼喝了起來。

因為昔日的渾河之戰,他們正白旗就是這白桿兵的老對手!

當初在渾河河畔,白桿兵就是擊潰了正白旗之後又大敗正黃旗,最後才飲恨在李永芳的炮陣之下的!

所以面對熟悉的老對手,很快,正白旗建奴們的心理陰影就再次被喚醒。

同樣被喚醒的,還有他們痛定思痛後,對如何對抗白桿兵所做出來的總結經驗!

那就是不能被白桿兵拖住,更不能被白桿兵拉開距離!

血肉之軀硬抗拉近距離,遠距離以強弓勁弩攢射,才是讓這些白桿兵赴死的最好方式!

在原本的時空中,秦良玉最為慘痛的失敗,就是建立在張獻忠部居高臨下迅速貼近白桿兵,張獻忠麾下大將射殺秦良玉副手張令的這個基礎上。

這一戰,也成了白桿兵的終章。

雖說秦良玉手中依舊有著兩萬溪峒兵馬,可是那些兵馬,終究不是秦良玉最為倚仗的白桿兵了。

而此時,在建奴的呼喝之下,建奴的軍陣,又迅速的發生了變化。

無數建奴,開始朝著明軍,以人數優勢和悍不畏死計程車氣,開始瘋狂的向前突進了起來。

宛如後世日本的豬突猛進一般不顧一切的衝鋒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