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是靈山風景區,也幸好是這靈山風景區。

朱由校敏銳的想到了,在原本的世界中,他在某次旅遊之時曾經在靈山風景區之下的女兒河河畔發現過一座應當是水流沖刷之下堆積的石橋亦或者堤壩。

平日裡藏於水面之下,在枯水期的時候,就會變得極淺。

如果不仔細觀察的話,的確很難看到這條暗橋。

只是朱由校不能確定在這個時代,那條暗橋是否存在,所以朱由校才在安排完各部之後,自己策馬前去尋找。

一旦這條暗橋在這個時代就已經形成了,那麼大軍想要過河,就變得簡單了起來。

既不用繞道去上游,也不用費力去修橋。

滿桂聽著朱由校的話,反而是雙眉猛挑。

“陛下,如今苦寒之下,何苦自己親自出來查勘,萬一出事了可怎麼辦?”

“這靈山之上,據說常有食人猛虎出沒!”

“若無大軍在側,陛下若遇到猛虎該如何是好。”

聽到這話,朱由校笑了笑道:“無妨,朕又不去山林之中,更何況虎有何懼之有,朕在京師,可還養了老虎來著。”

“昔日孫權曾射虎,莫非朕就不能射虎了麼?”

“怕甚!”

“更何況若是那座暗橋仍在的話,那麼日後大軍想要自遼東入蒙古,將又多一條道路。”

“對於日後的大明戰略,有著大大的好處!”

聽到朱由校提到孫權射虎這個典故,滿桂默默的閉上了嘴。

在明末這個三國演義流傳頗廣的時代,幾乎有點社會地位的人,都知道三國裡邊一些頗為知名的典故。

加上朱由校在講解兵法,講解戰略之時,時常引據三國的事情,這就讓朱由校身邊的這些人,對於一些三國人物,可以信手拈來。

所以滿桂他哪能不知道天啟帝對於三國是個什麼樣的看法。

對孫權又是什麼看法?

孫權射虎的典故中,可還有著另一個角色。

張昭!

雖然說張昭在東吳也是一號重臣,可是張昭最讓人記憶深刻的,是在赤壁之戰中張昭力主投降的表現。

天啟帝把自己比作張昭,這對於滿桂而言,算是一個很明顯的警告了。

言多必失!

這個道理,滿桂很清楚。

可也就是這麼一句話,滿桂才陡然醒悟過來,這個看起來沒有什麼架子,和和氣氣對待自己,對待所有戰士的少年,乃是天子。

說到底還是朱由校的年齡太小,一旦不是戰時,很容易的就會讓身邊的人忘掉他的皇帝身份,只會去想他還是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