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上天開的玩笑,也有可能是天公作美。

在這小淩河畔,大明天子和蒙古“共主”不期而遇。

朱由校這個大明天子,在此時直面的,是一個橫刀立馬,怒喝著的粗獷大漢。

“我乃孛兒只斤·林丹巴圖爾!草原上的雄鷹!黃金家族的子嗣!我是你們的大漢!呼圖克圖汗!”

粗獷大漢的蒙古語咆哮聲,響徹天地,而伴隨著大漢的怒吼,朱由校身後的滿桂迅速的跟朱由校翻譯了這人話語中的內容。

朱由校兩眼一眯,心頭猛跳。

林丹巴圖爾,這不就是林丹汗麼?

這貨現在這個時間點,出現在小淩河沿線?

這貨不是在圍攻科爾沁的時候,被皇太極等人嚇到了,乘著夜色連夜跑了麼?

咋就跑到小淩河這邊來了?

心思一轉,朱由校明白了過來。

林丹汗是個聰明人,十三歲繼位為汗的他在十年蟄伏中逐漸收攏了他的部族權利,在繼位十年後,林丹汗多次入寇大明,讓萬曆皇帝的朝臣們驚呼:“虎墩兔憨為虜中名王,尤稱桀驁”,讓他在蒙古更加得人心。

更是送歸擄走的明國百姓,以此獲得了和大明互市交易的資格。

在努爾哈赤崛起之後,林丹汗更是迅速制定了聯明抗金的計策,一面向大明釋放善意,一面對內鞏固自己的統治。

可是甭管是堅壁清野的大明,還是崛起中的後金,都沒給林丹汗這個聰明人什麼機會,對南既然結盟,林丹汗也沒打算去撕毀盟約,畢竟沒那個實力。

可是就連林丹汗想要處理蒙古的家務事,都能讓建奴給攪和了。

林丹汗復興蒙古的大願,剛剛燃起就又被澆了一盆冷水。

如今也就只剩下了一點火星兒蹦躂蹦躂了。

可這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

二虎相爭,必有一傷,屆時名義上的蒙古共主,也就有了操作的餘地!

也就是想明白了這些,朱由校才算是看透了林丹汗為啥會出現在這小淩河河畔。

這貨如意算盤要說打得好還真就是打的好!

在這向東數百里就能抵達寧遠戰場的小淩河畔,化整為零,將自己在圍攻科爾沁之時撤下來的軍隊分散開來。

自己獨立一營,觀時度勢。

進可以燈下黑,讓建奴摸不著頭腦,躲過建奴的追兵。

退可以靜候時機,在明金之戰中伺機而動,牟取戰果。

實在是打的一手好算盤!

可是林丹汗估計萬萬沒想到的,就是天啟帝撤回寧遠的路線,和他撞到了一起。

“肅靜!”

朱由校冷冷吐出兩個字之後,凝視起了那個單人獨騎橫刀立馬的身影。

林丹汗固然是名義上的蒙古共主,可是說白了如果蒙古真的能在林丹汗的手裡擰成一股繩,那麼努爾哈赤也不敢這麼大張旗鼓的佔據蒙古人的草場。

其中科爾沁表示很贊。

而察哈爾各部,雖說名義上也都受林丹汗節制,可是實際上真聽命於林丹汗的部族卻也不多。

這也就更別提朱由校帶著繞了一個大圈,算是殺穿了建奴主力的這些蒙古遊騎們。

朱由校帶著的這些蒙古人,除了在林丹汗自曝身份的那一剎那發生了一點小騷亂之外,就再也沒有了任何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