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用過的都說好(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是,怎麼覺得這麼一個皇帝,這麼個主子,反而更加刺激呢?
莽古爾泰只覺得內心燃起了一團火焰,雙目中充斥著堅毅:“陛下,罪臣定當完成任務!”
朱由校擺了擺手,低聲道:“也別罪臣了,如果你能夠掌握建州女真諸部,你何罪之有?”
“此前固然有著血海深仇,那就用你為大明建功立業來抵債吧!”
說的永遠是比唱的好聽,朱由校雖然口頭上說,莽古爾泰和大明的血債,可以用莽古爾泰當大明手中的刀子來抵消。
但是實際上,朱由校卻是打算一步一步的蠶食,同化掉建奴,讓建奴這個種族,從靈魂到肉體都轉變為大明人。
以大明的身份而自豪,而驕傲。
說到底,從古至今這麼多年,華夏文明早已將無數的異族同化成為了諸夏的一員,本就包容永珍的諸夏文明,又豈會容不下一點建奴?
更別提東北的開發,還真就不能缺了建奴。
朱由校看過不少寫著穿越者前輩事蹟的小說,其中穿越到大明朝的,自然也不會少。
他們中絕大部分人解決遼東的問題,折騰東北的開發,都是號召大明國內的百姓出關,以利誘人。
可是真到了這個時代,朱由校才發現什麼叫做華夏子民的鄉土意識。
什麼叫做,落葉歸根!
在這個時代,即便是真要餓死了,十個人裡邊也就那麼一兩個會選擇離開故土,去他鄉覓活。
大部分的百姓別說是利誘了,哪怕是拿刀架在他們脖子上,他們也不一定樂意遠去他鄉。
看看原本歷史上,滿清入關之後禁海之時發生的慘絕人寰之事,就可以想明白這其中關節。
所以只能讓建奴來開發,漢人逐漸逐步遷徙過來,慢慢的將東北開發好,才能夠吸引百姓入東北發展。
說到底,東北在這個時代可還沒有後世那麼多的美名,物產豐富的白山黑水,在此時還是一個被妖魔化極為嚴重的地域。
加上小冰河期的惡劣氣候,讓原本就極寒的遼東變得更加寒冷,適宜居住的程度更是跌到了一個谷底。
只能先開發,先讓本身就在東北覓活的女真各部,還有遼民們通力合作,將這肥沃的黑土地,給開發起來才行!
而這之中埋藏的禍心,就是徹底消滅掉一個民族。
像是華夏曆史上那些諸多消失了的民族一般,同化,才是最好的方式!
這一招從秦始皇的時代,就已經開始用起來了。
強漢盛唐,武德最為充沛之時,不知吸納了多少異族,同化了多少外族胡族入漢。
像是五胡十六國的時代,在被終結之後,其中那麼多的遊牧民族中,又有多少民族遺留了下去?
只是這一招,莽古爾泰看不出來,而且,在這個時代能夠看明白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畢竟溫水煮青蛙一般的逐漸蠶食,固然見效慢,但是效果,是真的好!
更別提異族傭兵用來開疆拓土這一點了。
漢武帝,唐太宗,為之點贊!
他們可都是用外族的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