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擺平掉如今大明朝最大的敵手建奴之後,朱由校就要回國去休養生息,從而提升大明的整體國力。

所以之後的佈局,也同樣也要進行起來。

而在土豆番薯玉米等高產作物還沒有能夠大量種植之前,草原上的牛羊,就成了最好的肉類食品。

可以極大的填充大明朝如今的糧食缺口。

畢竟小冰河期的極寒之下,哪怕是有著土地,靠著現在的那些既有的糧食種類,都沒法種出來足夠的糧食,讓大明撐過去。

說到底還得怪老朱家的那些老祖宗們。

玩了一手棄地。

將佔城那種盛產高產稻米的地方給生生捨棄了。

如今的那些地方,雖然說還有很多人說著漢話,可是他們卻不再覺得自己是大明的人了。

畢竟都已經獨立建國。

大明此時也的確是沒有足夠的兵力和時間,去將那些曾經被自己拋棄的土地給收回來,先不提北方的蒙古和女真,就說如今國內的局勢,就已經是極為艱難了。

國內雖然有著魏忠賢的高強度搞錢,讓那些東林黨和大商人疲於奔命的去搞錢填魏忠賢的肚子,但是隨著時間的退役,該爆發的民變,終究是會爆發的。

百姓已經開始易子而食了,那麼距離徹底崩潰引發民變,自然就不會太長遠。

小冰河期帶來的氣候變化,始終都是朱由校心頭的梗。

即便如今把宋應星弄進了宮裡,讓他去琢磨鑽研高產作物,卻也暫時緩不過來這一口氣,讓大明朝能夠從岌岌可危的局勢裡轉變過來。

而在這個時候,在蒙古的牛羊戰馬,這些東西就落入了朱由校的眼中。

先不說牛,光說草原上飼養的羊,如果能夠透過大量的貿易將羊帶入大明,那麼對於大明如今的局勢而言,能夠起到極大的緩和作用。

畢竟還有一年,陝西的王二,就要開始起義了。

雖說現在李自成已經被自己收入麾下,成了光榮的護龍衛一員。

但是朱由校很清楚,只要自己不能對這個時代產生足夠的影響。

一年後,自王二開始,高迎祥,張獻忠等人,都將會粉墨登場。

大型的農民起義將會席捲整個黃河南北,長江上下。

說到底,解決遼東,並不能解決大明朝內部的問題。

老魏太監固然能撈錢,但是簡單粗暴的撈錢,卻也是讓百姓苦不堪言的。

朱由校可不會忘了,原本歷史上的1625年,陝西的災荒就已經開始了,饑民外逃,餓殍遍野。

饑民都已經人人遷怒,打算造反了的局面下,陝西巡撫喬應甲不但不去減免稅賦,賑濟災民,反而還是新增增派了一大堆賦役,惹得百姓震怒。

錢糧,並不是沒有,而是被操縱了!

百官的錢從哪來?

百姓!

富戶的錢,又從哪來?

還是百姓!

大明操縱糧食價格的商人難道還少麼?

大明官商勾結一同將賑濟災民的糧食拿出去販賣,做天價販賣的事,也不少見!

雖然在朝廷的高壓以及朱由校不分青紅皂白砍了一堆東林黨之後,這個事情稍微溫和了一點。

但是糧食的價格,卻也一直居高不下。

當然,這也和如今銀子的購買力有一定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