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將軍,不知從寧遠到山海寨,需要多久?”

距離寧遠城中,和袁崇煥交心,已然過去了一天。

看著身後的將士們,朱由校瞥了一眼緊隨自己的陳柳秋,低聲問道。

陳柳秋其實對天啟帝這麼稍作一番整頓之後,就率三千人輕騎出寧遠,心中是有著一點抗拒的。

不論如何,陳柳秋都覺得,天啟帝作為大明的皇帝,不該親自輕身冒險。

即便是之前對大明的皇帝,有著萬般怨恨。

可是真當天啟帝向他們致歉,並且將他們立做了英雄,追贈了封賞之後,這些怨恨,也開始煙消雲散了起來。

畢竟,儒家數百年的忠君教育,已經明白的告訴了他們,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道理。

何況天啟帝還主動向他們道了歉,哪怕這個鍋,其實扣不到天啟帝身上。

“啟稟陛下,寧遠到山海寨,咱們需要趕五日左右的路。”

“因為沿途需要翻山越嶺,所以差不多有五百餘里!”

朱由校兩眼一眯,低聲道:“最短的距離呢?”

“咱們不僅僅要出寧遠,解救山海寨的百姓和我大明的英雄,同時還要試試,能不能在杏山驛火中取栗,搶到建奴和蒙古之戰的戰果。”

皇太極在杏山召集了蒙古頭人,召集了五千蒙古騎兵,而鳳一他們返程的路上,來了一手栽贓陷害。

所以沒準現在的杏山,建奴和蒙古人已經打起來了。

杏山驛本身就是遼東的一個重地,算是錦州到寧遠的一個前哨站。

如果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抵達位於錦州東南方的山海寨,是不可能能夠繞過杏山的。

“陛下,如果要直接以最短的距離前去山海寨的話,三日即可!但是沿途上,必過杏山!”

騎在馬上,趙盤摸了摸下巴,面帶淺笑道:“三日的話,這就沒問題了,努爾哈赤如今坐鎮錦州,咱們想要從他的眼皮子底下將山海寨的百姓和大明的英雄男兒救走,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傳朕軍令,全速行軍!陳將軍,你率部帶路!”

“如果遇敵,改換陣型,朕為先鋒!”

聽著天啟帝的話語,陳柳秋皺起來的眉頭,皺的更加厲害了起來。

“陛下,為何要更換陣型?末將雖然武藝一般,但也能為我大明前驅,斬將殺敵!”

陳柳秋沒想到的卻是他話音剛落的那一剎那,就有著幾騎斥候火速返回了陣型。

“啟稟陛下!沿線過去近二百里,毫無敵蹤!”

“杏山腳下,只發現了建奴和蒙古人大戰的痕跡,卻沒有發現敵人蹤跡!”

“反倒是錦州城中,旌旗滾滾,人潮湧動,我等不敢入城,遠遠觀看,應當有數萬人集結在了錦州城中!”

斥候們昨日晚上就被朱由校派了出去,為的就是打探這一路上到底有沒有什麼敵人。

可是聽他們的訊息,朱由校反倒是皺起了眉來。

努爾哈赤這一撤,撤的可真是夠徹底的,寧遠往外近二百里沿線沒有任何的敵蹤。

將所有的兵力,全部收到了錦州,這是努爾哈赤準備做戰前的總動員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