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自己從未移動過身子一般。

看著不斷跳躍的篝火,囚牛想到了從前。

想到了自己滿心壯志,欲要匡扶大明於危難之中的日子。

那是沈遼尚在,大明大軍就在身後。

泱泱數萬人出城和建奴鏖戰,鮮血染紅了遼東的每一條河流。

建奴哀嚎著喊出了強兵莫過於此。

可是偌大的大明軍隊,卻在文官的帶領下,選擇了作壁上觀。

看著馳援他們的江浙兵,看著馳援他們川軍,看著馳援他們的山西軍,彈盡糧絕。

刀子,都捲了刃。

長槍,也不知道折了多少根。

最後被囚牛想起的,就是那渾河畔轟隆作響的大炮聲。

一開始的時候,囚牛還想著報復,還想著不如就掀翻這大明。

太過腐朽,太過黑暗。

文人不通軍事,卻拿捏著天下最重的權柄。

父親身披數十創重傷戰死,同袍們也是死傷慘重。

這樣的畫面,在那時失魂落魄的囚牛眼中,曾經出現過無數次。

反了?

一人之力,又如何撼動大明?

只得作罷。

可到了後來,伴隨著小戚將軍的收攏,囚牛才發現,遼東百姓何其無辜。

山海寨的創立,更是讓那個時候宛若孤魂野鬼的囚牛有了期望。

一直到現在,囚牛的目的,都是在遼東,伴隨著那幾場大戰最後生還的同袍們一同,建立起自己的理想鄉。

建奴擅用間諜,這一點囚牛又如何不知道,甚至就連山海寨中,不少來自建奴的眼線,其實都在囚牛的眼皮子底下。

不殺他們,只不過是不想和建奴徹底的撕破臉皮,只是為了,能讓遼東流離失所得百姓,能夠過上安穩日子。

隨著篝火逐漸變小,一道火焰,卻似乎從囚牛的心中,重燃了起來。

想到了鳳一的浴血奮戰,想到了一同炸了建奴炮兵隊的壯舉。

想到了從建奴口中得知,此次建奴開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