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願為將軍,射殺飛鳥!(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從曹文詔帶著人馬回來,朱由校就一直沒有去注意護龍衛幾人的蹤跡,這是朱由校對自己親自訓練出來的人馬的信任。
信任,他們不會瞎折騰。
入護龍者當百戶待遇,比起尋常人而言,算得上高官厚祿。
雖然因為直屬於天啟帝管轄,而且還是暗中行走,所以沒有什麼晉升渠道,也沒有什麼能夠讓他們在外吹噓,衣錦還鄉的東西。
然而本身入護龍者,不是命案在身就是已無後路的忠厚顧家之輩。
他們不需要什麼在外吹噓,衣錦還鄉。
因為他們真敢這麼幹,墳頭草早就三丈高了!
天啟帝給了他們後路,同樣的,也給他們贍養家人,更是給了他們承諾,那就是在護龍衛只要做到四十五歲,就可以正大光明離開護龍衛,成為天子眼線,帶著一筆豐厚的退休金,去過自己的生活。
只需要偶爾為天子所設機構提供情報,就足以每個月領到不俗的俸祿。
萬一戰死,護龍衛所剩下的撫卹,則更是豐厚,而且,他的爵位,也會提升他指定之人的地位。
在足夠健全完善的設定下,朱由校基本不會去擔心自己寄以厚望的護龍衛,會出什麼問題。
自然而然,看著這一次回程,護龍衛沒有跟著,朱由校當然能夠想到,護龍衛的那些人,是執行自己的交代,去錦州打探了。
但是也同樣不排除,護龍衛可能是探知了建奴動向,主動去跟蹤建奴,以報備曹文詔了也不一定!
畢竟朱由校放任鳳字頭的幾個護龍衛,讓他們跟隨曹文詔一同出征,其中也有一定的用意,是讓鳳字頭這幾人,可以提早融入遼東的戰爭當中。
不要再像之前一般,獨來獨往,只和自己一人有往來了。
畢竟,自己親手訓練的護龍衛,也不是為了讓他們真的就護著自己這條真龍,而是為了大明可以有一支直接能夠穿插入軍隊行伍,作為中層將校的預備役。
不去融入軍隊,自然是不行的。
空降兵無法得到軍隊裡那些兵的認可,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聽天啟帝這麼一問,曹文詔摸了摸自己的腦袋,看著天啟帝悻悻道:“將軍,鳳百戶他們在我們遇敵之前,就已經策馬離開了,看離開的方向,應當是錦州方向。”
朱由校點了點頭,護龍衛去的方向,既然是錦州的話,那就說明他們執行的,是自己那個去錦州打探努爾哈赤有沒有將炮兵帶去錦州,看看有沒有機會能夠端掉建奴火藥庫的任務。
鳳字頭的人,朱由校算是用的得心應手了,所以朱由校才會將陪同孫應元破高第府邸的任務交給他們,而同樣的,就是在那一役之後,孫應元安分了下來,再也沒有在自己面前,表現過想要去當一軍主將的心思。
他們本是一波悍匪,打家劫舍,劫富濟貧,在民間有著不俗的聲譽,更是一度佔山為王,只是後來官商勾結,大軍壓境他們躲無可躲,最後被駱思恭以李代桃僵之法藏了下來。
不忍義士身死,這也是朱由校對結黨營私的駱思恭能夠有這麼高容忍度的原因。
北宋以來,中原王朝基本都有著兵無常帥,帥無常兵的陋習。
雖然這樣一來,可以極大的遏制軍中出現軍閥勢力,出現軍官帶頭造反。
可是同樣的,這也導致當中原王朝邁過了開國階段之後,軍隊戰鬥力直線下降。
因為兵不可能對一個沒有任何認可度的上司死心塌地,甘願為他赴死。
這也就是為什麼李成梁一倒,遼東戰鬥力大跌,而毛文龍一死,皮島曾經威風八面的東江鎮,就成了一盤散沙的原因。
甚至於遼東軍,明明在崇禎手底下,在袁崇煥手底下,在遼東一直被建奴壓著揍。
不論是朝廷派誰去,都無法讓他們發揮有效的戰鬥力。
可當他們在隨著吳三桂,耿仲明,孔有德等人投了建奴,得到了充足的補給,而且跟著老上級乾的時候,他們磨刀霍霍向同胞,打的遠比建奴要兇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