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神威歸營(第1/2頁)
章節報錯
山海關本就是堅城,有著山海關作為依靠,山海關的那些遼東兵,鬥志再怎麼著也會強不少。
加上護龍衛的火器,在防禦戰之中,能夠發揮的作用,反而比起野戰要大得多。
在一開始,朱由校也是打算提前趕赴寧遠,倚靠寧遠城中的火器作為支撐,讓護龍衛和自己,可以盡情的狙殺那些建奴的高層。
可是努爾哈赤的動作,實在是太快。
而且之前不論是京中還是各種記錄上,給出的資訊,都是模糊不清的,從而導致朱由校到山海關之後,只能進行計劃的變更。
但是朱由校的最終目的,卻是一直都沒有變過,那就是在這一戰中,將努爾哈赤,皇太極這一大幫子建奴中出類拔萃的人,全部弄死!
失去了頭領,草原上的狼群,也會迷途!
雙目在人群中掃過,朱由校輕咳一聲,看了看黃得功道:“黃得功,去做事吧,不要質疑本將的決定,因為,本將的一切決定,都是有的放矢。”
山海關外,殺聲震天,山海關內,也同樣的是人頭滾滾。
先不說天啟帝不聲不響離關而去,讓孫承宗心裡驚慌,就說孫應元和盧象升口述的天啟帝在京師中做下的那些事蹟,就知道了如今的天啟帝是個狠人,還是那種絕代狠人。
如果不夠狠,天啟帝怎麼會誅客氏,流魏良卿,當街擊殺田爾耕,為了抽調京師中的京營軍,讓京師菜市口懸首無數?
在這樣的一個人手底下做事,眼皮子底下幹活,孫承宗又怎敢再如同之前一般,去溫吞緩慢的感化別人。
孫承宗本就清楚慈不掌兵的道理,之前之所以剛柔並濟,是因為要保持自己的儒將仁慈風範。
可自從朱由校的那一番探討何為儒之後,孫承宗就改變了念頭。
孔門七十二賢之一的冉有,不僅僅帶兵打仗,甚至還親自抄著長矛上陣殺敵。
端的是殺伐果斷。
更別說同為孔門七十二賢之一的曾子,那可是吳起的老師。
雖然事後將吳起逐出師門,可那也是因為吳起私德有虧,不孝。
後來的吳起殺妻求官,更是說明了最注重孝道禮數的曾子開革吳起,並不是錯誤的決定。
然而甭管是吳起也好,還是冉有也罷,都是和儒門有著千絲萬縷斬之不斷關係的人,到了現在,更是有著無數人去尊崇他們。
各自享配文廟武廟。
孫承宗自酌自己多少也是天子認可的當世大儒,那麼多少,也該乾點儒家真正該做的事才對。
至少優柔寡斷的性子不可取,需要改了才是。
於是一面安撫大同降軍,一面梳理大同這萬餘降軍的成分脈絡,還真就被孫承宗篩選出了不少高第的親信,準備潛伏下來,等建奴寇關之時製造騷亂,開城迎建奴為高第復仇的!
證據確鑿,無可抵賴,孫承宗自然也不介意高舉屠刀,殺雞儆猴。
讀書人在放棄了曾經的操守和底線之後,變化之大,足以讓所有人為之膽顫。
短短一天的時間裡,轉變後的孫承宗,就算是徹底在山海關中,建立起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威嚴。
而不像之前一樣,只是光禿禿的受人敬重,無法讓大部分人為之折服,為之效死。
“孫遊擊,你說,陛下此時是去哪了?”
打量了一下自己的書房,發現沒有其他人的時候,孫承宗滿眼熱切的看著面前一本正經的孫應元,低聲問道。
孫應元和朱由校一同從京師來,而且孫應元更是親自擔當了擊破遼東經略府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