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有這樣一個總結的段子。

良將開戰會說跟我上,自己衝在最前方。

怕死的將軍,則會說給我上,自己留在最後方。

雖然說華夏古代,特別是明清之際,很多將軍都是文人出身,自己提刀子衝在第一線,添亂的成分更大。

可是一句跟我上,給普通士卒們的激勵,卻是巨大的。

身先士卒的帶頭作用,在任何時候,都是一種激勵軍心的極好方式。

本就騎著一匹千挑萬選寶馬的朱由校一騎當先,一手大刀,一手大槍,居然硬生生的砍出了雙持武器一般的兇悍。

看的曹變蛟不時的覺得腦後生風,總覺得自己再繼續這麼跳的話,沒準天啟帝手中的雙持大槍大刀,就會呼向自己的後腦勺。

在遼東征戰這麼久,曹變蛟還是第一次遇到打法比自己更加狂野的。

自己好歹為了追求輕便,靈活,雖然是雙手各自提一把武器,卻也只是一手一把戚家刀。

而這朱福,則是硬生生的隨手拿到什麼武器,就能直接掄起來。

曹變蛟卻不知道,朱由校之所以一手大槍一手大刀,也是形勢所迫下的無奈之舉。

面對建奴的重步兵,其實最好的武器不是什麼刀槍劍戟,反而是棍棒錘鐧鞭這樣的鈍器。

多層甲帶來的高防禦,在面對利器砍擊和刺擊時,能夠起到極大的作用。

但是就如同全身重甲的西方鐵罐頭一樣,面對鈍器重擊,就會變得捉襟見肘起來。

但是明軍制式裝備裡邊,長矛長槊長槍,將領被劉大刀帶歪了風氣的集體大刀,這些基本就是全部的長杆武器類別了。

這幾種武器中,也就只有大刀勉強能算趁手的重兵器,畢竟刀頭這一塊分量擺在那。

朱由校沒別的選,也自然就只能拿著大刀來湊合一下當副手。

然而雙手都拿的長杆武器,朱由校哪還能注意什麼章法?自然是怎麼掄的舒服怎麼來。

這也自然就讓朱由校的打法,變得無比狂放了起來。

崇尚武力的遼東軍在眼見著朱由校這肆意的猛攻之後,一個個瞬間如同打了雞血一樣,嗷嗷叫著有樣學樣,開始了大開大合。

根本不考慮用什麼馬刀去砍去削,反而是一個個的掄圓了手中的長槍,利用長槍的槍頭,去抽擊建奴。

無形之中,在朱由校的一己之力下,這一波三百餘明軍的打法,都變得詭異豪放了起來。

後果就是本就猝不及防的建奴騎兵,還來不及整頓好戰陣,就一個個被活生生抽成了滾地葫蘆!

明明在日常操練之時,當過明人家奴的努爾哈赤傳授了無數對應明軍騎兵的戰法給這些建奴戰兵。

可是在眼下,朱由校帶歪風氣之後的毫無章法,反而打出了奇效。

五百建奴騎馬步兵,甚至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就被席捲而過,打入塵埃!

掙扎,反抗,指揮,排程,全成了空談。

因為在面對第一批火馬陣發了狂的戰馬時,他們就已然落入了朱由校的節奏之中。

看著這如同席捲殘雲的一幕,黃得功喃喃道:“這就是兵法中所說的……侵掠如火嗎?”

朱由校率領的這一次衝鋒,伴隨著火馬陣的前鋒,的的確確的當得起燎原烈火,在頃刻間,就將本該是這三百餘明軍騎兵勁敵的五百建奴騎馬步兵,燃燒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