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孫承宗的心思(第1/2頁)
章節報錯
戰機已至,孫承宗仔細捉摸了一下,也沒想到朱由校所謂的戰機在哪。
建奴如今因為遼東易帥而傾巢而出,大軍已經到了錦州,在做最後的休整。
不日就會大舉南下。
風聲鶴唳的遼東,除了心知肚明此役不會出事的東羅城之外,其他的幾座城堡都是人心惶惶。
天啟帝帶著三千餘人過來馳援遼東,難不成這三千餘人都是天兵天將?
不是天兵天將的話,就這三千來人丟到遼東的血肉磨盤裡,連個泡都冒不出來。
看著面前的朱由校,孫承宗長嘆了一口氣。
“我的陛下哎!你怎麼能如此輕舉妄動。”
“雖然老臣知道,陛下帶著袁尚書,是想著透過袁尚書節制毛帥,讓毛帥從皮島從登萊發兵,侵擾建奴後方。”
“陛下之所以讓曹蠻子截住老臣,也是想著利用老臣在遼東的名望,來收攏兵權。”
“從而達成兩面夾擊,讓建奴惶惶不可終日,損失戰力。”
“想法,的確是很好的,而且陛下以易帥而誘騙建奴主力大舉南下,這一點,無疑是神來之筆。”
“可惜選錯了時節啊!我的陛下!”
“可是如今天寒地凍,大雪不定什麼時候就下來了!”
“老臣操練的軍隊,雖然算得上是精銳,可時間畢竟較短,在夏天主動出征還有勝機,可是在如今,深冬之下。”
“還是和傾巢而出的建奴正面決戰。”
“是絕無什麼勝機的!”
“若是陛下沒有親臨遼東,只是給了這個方略,老臣還能斡旋迴轉一下,哪怕是老臣戰死沙場,也不妨事。”
“頂多就是老臣背個敗軍之將罵名而已。”
“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是陛下乃是萬金之軀。”
“老臣可以死,袁老頭也能死,甚至整個遼東的將士文武百官都能死在建奴鐵蹄之下。”
“可是陛下不能!”
“陛下乃是九五之尊,大明的真命天子,怎能輸給建奴,怎能死在建奴刀下?”
“陛下,聽老臣一句,回京師吧,陛下的計劃,曹蠻子和黃得功已經跟老臣說的七七八八了,老臣大致知道應當如何做。”
“陛下返京,老臣來和建奴周旋,可否?”
孫承宗當然不知道朱由校是穿越者的這個事實,所以他所說的一切,都是基於他孫承宗對於遼東的瞭解和見解。
然而孫承宗的話,卻是句句肺腑之言。
從孫承宗的表情神色中,朱由校甚至能夠看出孫承宗這小老頭已經萌生了死志。
稍稍一琢磨,朱由校就想通了為啥孫承宗這老頭兒會有這種想法。
按住了孫承宗的肩頭,朱由校一字一句說道:“老師,你想的實在是太悲觀了,朕之所以以易帥之計,換得建奴傾巢而出,自然是想好了應當如何做的。”
“寒冬裡不僅僅只有我們難過,建奴同樣也難過。”
“大雪對建奴的騎兵機動性,同樣也起到了極大的阻礙作用,這一點,朕顧及到了。”
“所以終戰的地點,是寧遠城,也只能是寧遠城。”
“建奴想要叩關,就不可能撇開鐵骨錚錚帶著萬餘兵馬坐鎮寧遠的袁崇煥不管。”
“因為一旦不管寧遠,直撲山海關的話,建奴就容易在遼西走廊遭受兩面夾擊。”
“所以寧遠城,將會是建奴不得不拔的一顆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