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粉墨登場,遼東諸將!(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由校雙眼眼珠一轉,孫承宗在遼東坐鎮了這麼多年,對於遼東的瞭解,比起自己這個在後世書籍典故上了解歷史的人,要強得多。
來到大明之後,朱由校除了對孫承宗,袁崇煥,洪承疇,祖大壽,吳襄等在後世名聲極大的人瞭解更深了幾分之外,對於其他的遼東守將,卻還只是一知半解。
就比如說知道袁崇煥手下帶了三大天王,祖大壽,趙率教,何可綱,但是對他們的事蹟,履歷,瞭解的就不是那麼多。
正好此時孫承宗傾力分析遼東武將,不如就趁著此時,讓孫承宗,好好為自己說說遼東,哪些人可用。
雖然此次來遼東,朱由校清楚自己頂多打完了寧遠之戰後,就要返回京師,避免日久生亂。
可是歸根結底,對於人才的掌控和知根知底,是一個上位者必須的技巧。
事必躬親可不是什麼好事,始皇帝一天要看一百二十斤奏疏,諸葛亮更是季漢大小事務都要插手。
結果這二位都英年早逝。
始皇帝不死,天下不會大亂。
武侯不死,季漢也不會被小兒輩滅國。
所以用人之道,對於上位者而言,是必須要掌握住的。
更何況朱由校這個天子!
楚漢之時,劉邦弱,項羽強,可是仗著會用人這一點,劉邦硬生生的戰勝了項羽,開創了大漢帝國的霸業。
這等鮮明的例子對比在前,朱由校當然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
看了看孫承宗,朱由校點頭道:“既然這三人,老師都覺得可用,那說明朕的識人之能,還是有的。”
“不過說句實話,老師,朕對大部分遼東諸將,瞭解的不甚深入。”
“這些人各是什麼性格,有什麼能耐,朕也幾乎一概不知。”
“不妨趁此好時機,老師好好教教朕!”
聽著天啟皇帝的這一番話,孫承宗不由露出的孺子可教也的臉色。
滿意的點了點頭,孫承宗說道:“陛下,老臣此次前來遼東。”
“同行的王世欽與尤世祿,皆為可用之人,此二人皆勇敢,堅毅。會用人,會帶兵。”
“乃是老臣的左右臂膀,同樣,也是如今山海關的左右總兵官。”
“他們二人雖然礙於陛下旨意,只能聽從高第排程,可是在老臣看來,他們更加會聽老臣的。”
“他們二人手裡有4萬兵馬,皆是精銳之士。”
“而尤世祿的兄長尤世威,是建昌營參將,亦頗有勇力,勇敢善戰,此時應當在寧遠。”
“想必陛下對這尤氏兄弟,定當耳熟。”
“因為他們的長兄尤世功,乃是昔日大明瀋陽總兵。在瀋陽城破戰死之後,被剛登基的陛下贈少保,左都督。”
“這尤氏兄弟,陛下可用,且可大用。”
“如今山海關老臣在時的左膀右臂,老臣已經說完了,而山海關總兵為何老臣沒有提呢?”
“因為陛下所任命,接替馬世龍做遼東總兵的楊麒,嚮往閹黨,多向高第行諂媚阿諛之事,在遼東無甚根基,也沒什麼能力,大可擱一邊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