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當世活關羽(第1/2頁)
章節報錯
努爾哈赤在萬曆44年(1616年),喀爾喀蒙古上尊號昆都侖汗之後,建立了後金,國號天命。
而這一年,恰好是李成梁死後的第二年。
在1615年,努爾哈赤發兵三千,準備乘著葉赫部和蒙古成婚的時間一舉蕩平葉赫部這顆眼中釘,卻在明廷的調解下放棄了軍事行動。
也就是這一波放棄,讓當時身為薊遼總督的薛三才上報萬曆帝,說努爾哈赤以及女真對大明的命令是唯命是從。
朱由校此時提起天命,毫無疑問,就是在提點袁可立這個三朝元老。
雖然如今的局勢,已經是盡人事聽天命的階段了。
那麼天命到底在誰?
自稱天命的建奴不過區區野人罷了,自己這個真命天子,天下之主,才是真真的天命!
袁可立雙眼溼潤,如今天啟帝的鋒芒,袁可立只在萬曆帝早些時候,才見到過。
既然天啟帝身為九五之尊,都敢親自涉險,更是為自己這個糟老頭子打氣,那麼自己這個糟老頭子,又有什麼好怕的?
拍了拍自己身上的灰塵,扶正了自己頭上的官帽,袁可立看著天啟帝恭敬道:“陛下,昔日老臣入登萊,助毛帥立東江,操練登萊水師,縱橫渤海之上,讓建奴聞之心顫。”
“今日,老臣再度請命,請陛下恩准老臣在山海關之事塵埃落定後,乘船前往皮島,連通毛帥,以及努爾哈赤的女婿劉興祚!”
聽著小老頭的話,朱由校挑了挑眉道:“袁尚書,這劉興祚朕知道,昔年為建奴所擄,因才幹出眾,聰明伶俐,被老奴看重,招為女婿,可劉興祚身為建奴奴酋的女婿,卻有著拳拳報國之心。”
“但是朕沒記錯的話,劉興祚在天啟三年意圖反叛建奴,事情敗露,而後被建奴奪權貶官了才對。”
“如此忠貞義士,朕甚喜之,如若袁尚書能夠將他引回大明,朕當重用!”
“然而如今劉興祚失了實權,袁尚書說要聯絡他,應當如何聯絡?”
朱由校當然是知道劉興祚這個人的,要知道原本歷史上的遼東,可以說在明刀明槍的戰爭之下,更是有著暗中從未停息過的間諜活動以及反間諜行動。
圍著劉興祚一人身上發生的事情,就足夠拍一部大明版本的諜戰風雲,而最後,劉興祚更是在母親和妻子的鼓勵下,以自焚計逃出後金,重歸大明,直至戰死沙場。
而劉興祚作為朱由校所喜歡的一點,恰好就是劉興祚的忠貞。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
這種身居高位的忠貞壯士,在華夏文明的歷史上,可以說從來就沒有缺少過,但是在大明,特別是在明末風雲壯闊的這個年代中。
還真就少之又少!
更多的,卻是那水太涼,洪承疇一般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無恥之徒。
就拿洪承疇來說。
同樣被俘的洪承疇,可是直接投了建奴,甚至於還帶上了祖大壽等一大幫子遼東悍將!
而劉興祚的出身,不過是一個被擄走的百姓,尚可在親眼目睹建奴對大明百姓的殘酷欺辱和奴役的情況下,覺醒民族意識,選擇背棄於他有知遇之恩的努爾哈赤,而全大義。
洪承疇可是在明末的那段時間裡,崇禎皇帝最為倚重的大臣,卻在投降之後,徹徹底底的淪為了建奴欺辱殘殺大明百姓的爪牙。
劉興祚積極抗金,即便是身居高位,有努爾哈赤的信重,劉興祚也沒有忘記自己是個漢人。
而洪承疇,則是在美人計下,降了後金,更是為了後金殫精竭慮,出了無數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