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君,可願隨朕去那遼東一會奴酋?!

天啟帝的話,讓曹文詔幾人心頭一震,天啟帝這話說的,可謂是斬釘截鐵毫不猶豫,似乎就是他朱由校往遼東一杵,遼東的建奴就會潰不成軍,老奴努爾哈赤,也會自送首級一般。

可偏生,曹文詔幾人,卻都信了!

在背後那宛若巨龍的滾滾黑煙襯托下,朱由校宛若背後有著神龍作伴的神靈一般,意氣風發。

張維賢顫抖著伸出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低聲問道:“陛下,老臣,可否也上遼東,與陛下一同見證那遼東雪國的波瀾壯闊?”

朱由校沒好氣的白了張維賢一眼,這老傢伙,又來敗氣氛了。

曹文詔幾人去遼東,是因為他們本身就屬於遼東,原本的歷史上,他們哪一個不是在遼東立過軍功,才被崇禎看上的?

可張維賢,先不說他這年齡擺在這,就是說張維賢這三個字代表的意義,就足夠讓張維賢如同釘子一樣,紮在京師,哪都不能去了!

如今京師之中,朱由校即將親征,魏忠賢雖然看起來權勢滔天。

可是有原本歷史上閹黨一倒,除了那些一門心思跟著魏忠賢走的和那些十惡不赦的人之外,其他的閹黨門徒搖身一變回歸齊楚浙黨,也照樣能在崇禎帝的朝堂上風生水起,以及魏忠賢多次被他的下屬背刺著兩件事。

讓朱由校並不放心只放一個魏忠賢在京師坐鎮,畢竟老魏太監出身實在是太低了,後天的勤勉也沒法將老魏太監的缺點全部彌補過來。

所以老魏太監才需要那麼多的幕僚,為他出謀劃策。

伴隨著天啟出征,老魏太監的幕僚忠誠度,將會直線下降。

畢竟他們誰都不知道,天啟帝能不能回來!

良禽擇木而棲這件事,沒有人比大明朝的文人更懂了。

天啟出征,京師空虛,明面上親近東林黨的信王朱由檢監國,如果文武再來一波串聯,魏忠賢在這滔滔大浪中,可掀不起一點撥浪。

為了要阻止文物徹底串聯,將京師的局勢穩定住,朱由校就必須給京師中,留下一個自己信得過而且在武人中,有著極大威望的人才行。

朱純臣一家都被緝拿,朱純臣化名進入了護龍衛中,而且很可能在遼東之戰後,會扮演就像是朱由校曾經看過的電視劇中,那個沒有跳反時朱無視的角色。

京師中有足夠威望坐鎮,讓京師裡的武勳不敢輕舉妄動的人,也就只剩下了張維賢一個。

特別是張維賢是個改革派,革命派,先天立場上就和文人階層代表的利益集團站在對立面上。

所以只要張維賢在京師中,是不可能讓武勳和文人們串聯到一起的。

看了看張維賢的老臉,朱由校低聲道:“新城侯,你的孫兒在朕身邊,就是替代你去為你張家征戰沙場,你就好好的待在京師,替朕,穩定後方。”

“朕的新式火器你也見過了天啟銃和左輪銃,護龍衛的戰力,你也見過了,遼東雖然危險,但是危機不過朝堂。”

“朝堂之上萬一出事,朕即使是在遼東大勝,難道朕還能親自點上我大明子弟兵,來自己造自己的反不成?!”

“魏忠賢,閹人而已!朕在京中,他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九千歲,朕不在京中,你覺得還有多少人,會把他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