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子時集合!(第1/2頁)
章節報錯
偌大的大明朝,曹文詔作為一個在邊關小有功勳的戰將,都沒見過真的幾個愛兵如子的長官。
要不是孫承宗和袁崇煥到了遼東,曹文詔估摸著自己甚至連個遊擊的職位,都混不到,更別提其他的朋友同袍了。
可天啟帝這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卻讓曹文詔心生感動。
雖然說他曹文詔不是京營中人,沒有京營裡計程車卒那種遇官低幾等,動不動就被拉去賣苦力的體驗,可是曹文詔從軍多年,每每衝殺在第一線上,可是到如今也只是一個小小的遊擊。
明朝的遊擊,可不是遊擊將軍,而只是一個尋常的營將,手裡最多隻能帶兩千人,這還是戰時接管才能夠帶領的極限。
正常的時候,曹文詔手下能有五百人的滿編,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至於黃得功和孫應元二人,身為京營的兵卒,他們今日終於感覺到了一絲來自天子,來自京營頂頭上級的關懷。
什麼叫做國家的軍隊,沒有朕的旨意,用之算叛國?
這分明就是把京營,視作了自己的子弟兵啊!
黃得功重重的把頭磕在了地上。
“咚!”
聽著這一聲響,朱由校不由嘴角抽了抽,合著這大明朝,上至國公,下至走卒,都愛玩一發響頭這種事是吧?
“標下,替標下的袍澤們,謝過陛下厚恩!”
京營中計程車卒,兵源來處都是兵戶家的良家子,幾乎都不會面向社會層面去募兵,這也就導致京營一年比一年差的主要原因。
畢竟自打土木堡戰神那一波以來,大明的武官階層就明白了一個事情,衛所制下的屯田兵,也許在衣食無憂的情況下,戰力頗足。
可是一旦他們生活沒有了著落,他們的戰鬥力就會出現斷崖式的暴跌。
這也是為什麼明明大明朝的地方衛所糜爛,福建沿海一線甚至出現過幾千衛所兵被幾十個倭寇追著滿世界跑的主要原因。
他們與其說是兵,反倒不如說就是一幫吃不飽穿不暖的莊稼漢!
深受華夏文化影響的日本,徹底終結了日本戰國時代的德川家康說過一句極為狠毒的話:讓百姓們不至於餓死,卻也過的不那麼自在,就是最好的統治,是治國的秘訣。
而這句話,在華夏大地上,同樣是一條宛若潛規則一般,整整用了數千年的一句話!
糊弄百姓,封絕民智,禁錮民智,阻斷百姓思考日子的教育方式。
這一套,自兩漢開始,就沿襲到了現在。
可別說什麼窮苦百姓考中科舉,最終出人頭地。
那種只是個例罷了,畢竟天下的知識,近乎於被文人集團所壟斷了!
可是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歷朝歷代,又真的有哪個朝代,將士兵真就當莊稼漢糊弄?
秦有軍功爵制,老秦人以入伍為榮。
漢沿襲秦制,封狼居胥人人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