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臣弟遵命。(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由校的話音方落,朱由檢就臉色慘白的倒退了幾步。
大明朝的命脈,被把握在了一群商人手中?
這句話,從何說起?
雖然說自從宋朝以來,商賈之道就已經逐漸開始走上了檯面,可是歸根結底,士農工商的本位思想,在大明朝還是極為主流的。
誰也不會去相信,商人,可以手握這麼大一個皇朝的命脈。
可是偏生,朱由檢今天被朱由校灌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本就已經對他的世界觀,產生了極大的衝擊。
在這樣的情況下,朱由校不論說什麼,朱由檢下意識的,都會去仔細琢磨,套上他今天剛汲取到的知識,去進行分析推敲。
這一推敲,就出問題了,朱由檢直接將朱由校所說的商人階層,帶入到了東林黨背後的金主們頭上!
東林黨之所以能夠在朝堂,在地方上呼風喚雨,除了他們本身的黨爭本事之外,永遠也繞不開他們背後的人。
由東南沿海的豪商巨賈,還有東南的大地主階層組成的後援團,才是東林黨在晚明朝野上下能夠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
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糧,也有糧!
源源不斷的供應鏈,加上官商勾結,在地方上呼風喚雨,指黑為白,動輒這個清官,那個聖賢。
透過利益,透過能夠為百姓填飽肚子提供生計的誘惑,來讓百姓們為東林黨人造勢,搖唇鼓舌唱讚歌。
朝廷雖然科舉取士,但是一個人的名聲足夠大的時候,自然就會落入高層們的視線之中,這個人如果考了個不錯的成績,那麼印象分,就會得到相對的提升!
朱由檢怕了。
由不得他不怕。
因為在此時的朱由檢眼中,朱由校的話,無疑就是直接報了東林黨人的身份證!
雖然朱由校沒有直接指名道姓,大明的經濟命脈掌控在東林黨人手中,但是實際上,朱由校就是這個意思!
看到朱由檢的舉動,天啟帝笑了笑,按住了朱由檢的肩頭,制止了他繼續後退的腳步,朗聲道:“由檢,有些事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即可,不用說出來,引起朝廷內外恐慌。”
“自萬曆朝開始,大明朝野黨爭不斷,最終東林脫穎而出,將齊楚浙黨全部打成了邪黨。然而東林固然龐大,根深蒂固,可是在此時魏伴伴的屠刀下,東林黨人蟄伏了起來,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冒頭,就會被針對。”
“比起冒著被砍的風險,他們更願意透過利誘來腐蝕朝野,讓朝野之中,遍佈他們的聲音。”
“這也是為什麼即便是現在東林黨人漸漸淡出我們的視野,可是朝堂之中,百姓之間,依舊有著無數人在攻憚魏伴伴為首的閹黨的主因。”
“因為他們有著足夠的能量,讓民眾為他們搖唇鼓舌。”
“這樣一來,全天下人,就都會念著他們的好,畢竟沒見過,三人即可成虎,更何況三千人,三萬人都在傳唱他們的事蹟?”
“這其中的影響力,想必由檢你不用我說,也能夠明白。”
“所以朝野中,朕依舊容忍,任命了不少的東林士子為官,更是拜東林黨中有著極為不俗地位的孫閣老為帥,督軍遼東。”
“這一切,都是哥哥身為這當今天子的制衡之道。”
“天下皆言東林黨人是名士,是賢良,朕用一批,殺一批,做一個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