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如何?”

“晁公錯已被其斬殺。”

“楊青……”李淵眯著眼默唸一句,隨即明知故問道:“此乃何人?”

李世民心中升起無奈,他正要挑明話題,結束這無意義的啞謎,旁邊已有人介面道:

“楊青便是原越王楊侗,昏君楊廣死後被王世充擁立為帝。后王世充欲行篡位之舉,被其當眾斬殺。

此人於南陽戰朱粲,於洛陽一役中更收服瓦崗李密一眾,其後自改姓名,在洛陽……”

關於楊青的奏報不斷傳入耳中,李世民卻覺胸口一股積鬱之氣越來越濃。

這些事在李閥核心圈子中不算秘密,甚至可以說眾所周知。

李淵刻意讓人複述,不過是在表達他對自己處置方式的不滿,以及為之後正大光明的詰難做鋪墊。

轉頭看向一邊李建成,見他面對前方目不斜視,可嘴角分明帶著若有若無的笑意。

“原來如此。”不出李世民所料,聽完奏報的李淵將目光移了過來,不冷不熱道:“楊青,呵呵。

這人要是早生二十年,說不定還真是個中興之君。可是如今怎麼辦,是該我去見他,還是他來見我?”

聽到這裡李世民終於不耐道:“父皇,洛陽固然是必取之地。可若能不費刀兵,又何必讓兵卒殞命,百姓蒙難?”

“哦?”李淵皮笑肉不笑道:“聽我兒之言,那楊青是否已同意將洛陽拱手相讓?”

李世民搖頭:“兒臣尚未來得及與他交談。”

這時李建成在旁問道:“那你哪來的這等荒唐訊息?該不會又是些江湖散人謠傳吧?”

“大哥好像對江湖中人十分看不上眼。”

淡淡回了一句,李世民知道李建成實則極為看重江湖中人的武力,只是更喜歡投向他那一方的而已。

“笑話!自古以來得天下者莫不是將軍定鼎,宰相治國。如今關中人才濟濟,文武兼備。些許江湖中人怎能阻礙大局?”

“大哥說得不錯,如晁公錯這等沽名釣譽之輩,的確是不太中用。即便死在陋巷之中,還要被自己效忠之人譏諷。”

“你休要胡拉亂扯,我跟你說的是楊青!”

“小弟說的亦是此人,煩請大哥不要再胡亂使人出手!”

“楊青一死,洛陽群龍無首旬日可定,我怎能放過這等機會!”

“以我多年領兵作戰經驗,洛陽當可不戰而定!”

“真當你戰無不勝嗎?啊!?”李建成氣急敗壞道:“這幾年若非在場眾人戮力同心,使你沒有後顧之憂,你一支孤軍怎能連戰連捷?

如我不是身為太子,西秦薛舉我一樣可以平定!”

李世民聞言淡淡道:“大哥這麼喜歡領兵,也可以自請辭去太子之位。”

“你……”

“夠了!”眼看兩人爭吵越發沒有節制,李淵也深感頭痛。

他一手扶額,又抬手一指李世民怒道:“你說洛陽可不戰而定,此言當真?”

“兒臣願竭力而為!”

“朕不要你盡力。”李淵帶上自家皇帝自稱,臉色趨於冷肅:“要一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