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洛陽皇帝,管他長安會有什麼後果。”

兩人說著話已隨人群邁過城門處走上朱雀大街,城內景象也隨之映入眼底。

對於長安楊青不算陌生,拋開日後的現代不說,單隻前兩世他也曾數次路過,只是沒有入城遊玩。

長街兩側無論店鋪又或民居,無不是寬宏廣立的大宅深院。

富庶人家更是高樓疊起,極盡巍峨瑰麗。

一路沿街,無數斗拱飛簷延展向街道上空,再加上不時可見供人通行的寬大天橋,橫貫在左右高樓之間。

後世大多數人很難想象此時的長安是怎樣繁盛的樣貌。

師妃暄顯然已經習慣此地風貌,見楊青十分感興趣的四處觀望,也不去打擾。

過了一陣才又說道:“我早知道你志不在天下,否則也不會邀你來長安,更不會在秦王面前力主與你以和為貴。”

“你找我來不是對付石之軒的麼?”楊青哂笑道:“說什麼以和為貴,我跟李世民都沒見過面,這就有點兒超綱了。”

“超綱?”師妃暄面色一窒,接著眼睛一亮,失笑道:“你這說法雖然新奇,但也準確。”

她笑著看向楊青,眼底深處卻難掩驚詫,隨即接著問道:“看了半晌,你覺得長安與洛陽相比如何?”

楊青搖頭道:“都是華夏瑰寶,哪有比較的必要。”

“這的確像是你該說的話。”

不明含義的感慨一聲,師妃暄抬頭仰望天際。

在楊青敏銳的感知中,她呼吸絮亂,身軀竟也不自禁的微顫。

“你沒事吧?”

印象裡一直冷靜示人的師妃暄突然有此變化,楊青一時也摸不著頭腦。

“沒什麼,我先送你去居所住下再說吧。”

師妃暄轉頭再看楊青時,神色間已帶了幾分難以言說的複雜,讓楊青頗感莫名其妙。

兩人再走不久,寬達十幾丈,橫斷南北的永安渠便出現在眼前。

水渠之上,古意樸拙的躍馬橋架通兩岸,寬闊橋面行人車馬往來不絕。

石橋兩端及沿岸,無數垂柳於秋日微風中接連成行,在夕陽下投映出大片綠蔭。

合著往來人流,與街邊無數飛簷一起託顯出活色生香的古意畫卷。

舉步上橋,楊青正要問居所在哪裡,只見一行人迎面而來,其中一人正是喬裝成疤臉江湖客的徐子陵。

他這副樣貌不但楊青認識,師妃暄也曾見過。

徐子陵似是沒想到會在這裡碰見兩人,一怔之下,很快又恢復自若,只是隱晦的以眼神打招呼。

楊青自然不會拆穿他,師妃暄也假裝沒看見。

彼此交會而過,互做不知。

只是走出很遠,楊青仍能感受到徐子陵在背後斷續注視。

他心裡明白,徐子陵對於師妃暄是有情愫的。不過現下的師妃暄,只把他和寇仲當做有潛力的對手,尚沒有生出別樣心思。

而且直到最後兩人相交漸深,師妃暄也終究選擇迴轉師門,沒有真正發生過什麼。

這種注視直到走下躍馬橋才徹底消失,楊青也在師妃暄領路下停在一棟五層建築之前。

“聚福樓。”

看著面前圓柱形外觀,五層近十丈高低的樓宇,楊青問道:“你把我安排在這兒?”

師妃暄笑道:“因為是私人邀約,長安為各地使節所設的住所自然不能去,也不符合你身份。

聚福樓在長安算是首屈一指的所在,上三層可住人,下面就是酒樓。這四周各類店鋪應有盡有,也很是方便。”

楊青聞言不再多問,跟她一起走進樓內。

沿著木製樓梯一路向上,在五層最高處轉向寬敞的走廊,最後進入一間佈置堪稱豪奢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