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腳印到了盡頭,楊青停在洞口細心體悟,終於發現一絲不同尋常。

這串足跡看似直來直去,相互間隔也有長短差異,毫無規律可循。

他卻隱約感覺按照這腳印順序運使輕功,好像要更快一些,也更加節省真氣。

楊青本身速度極快,這種感覺也不明顯。

耐著性子回到原點,分別按照腳印和自身步法走了一遍,並在心中計數,才終於確定。

到了這一步,楊青已經肯定足跡必然是段譽所留。

他在面板中看了看,輕功一欄仍是沒有變化。這就代表,僅憑這一串足跡對他作用不大。

可有了這一重發現,他就覺腦海中思緒翻湧,怎麼也無法甘心。

直到日頭偏西,一線陽光照進洞口,他才察覺天色將晚。

目光無意識掠過地上的足跡,卻見內凹的腳印前端,被陽光一照,顯出淺淺一抹陰影。

剎那間,心中似有一道電光劃過。

楊青重又回到雕像前,俯身察看第一道腳印,很淺。

接著是第二、第三道,到了洞口最後一道,已經比第一道深了足有一倍。

“越往外走心情越沉重啊……”

那麼腳印為什麼會斷呢?

試著向洞口外邁出一步,真氣透過腳掌傳入地面,落腳處鬆軟的泥土落葉立時擠向兩旁。

等腳下傳來堅硬的觸感,他收回再看,隱約間一塊石板露出痕跡。

撥開泥土,一道足跡清晰浮現。

接著一路向後,楊青足足清理出數十塊石板,每一塊都有腳印深陷。

“原來不是足跡斷了,而是日久年深,烙印足跡的石板被泥土落葉覆蓋,又有新的草木長出,若不細看根本無法發現。”

解開這道謎團,他再也不去管時間流逝,專心清理附近地面。

直到長夜過半,一片方圓十丈左右的石板地面才露出原貌。

在這片地面上,無數足跡交織穿行,細數之下,不知有幾百幾千道。

凌波微步。

這門身法以易經六十四卦為基礎,需要按照特定的卦象方位,依著次序一步一步直到化成一個完整的圓,就算是走完一個周天。

更為難得的是,凌波微步是以動功修習內功的武學,每完成一個周天,內功就有一分增益。

楊青對於易經自然是不太瞭解,可這些腳印明顯深淺有別。

雖然再不是簡單直來直去的兩行,其中多了許多繁複變化,可越往後的明顯越深,直到與最淺的一道結合成圓。

他不需要苦心研究易經,只要循著順序完整走一遍,就能將這套身法記錄下來。

想到這裡,楊青依著腳印開始在空地上行走畫圓。

連走兩遍,面板上沒有出現燒錄完成的字樣,但是武學一欄,原本早已滿級的輕功《浮光掠影》卻出現了變化:

【武學】未命名功法(絕世無雙23/100)

而且隨著他繼續依照步法行走,每多走一遍,熟練度就跌落一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