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六章 餘糧收集制(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衛弘一開口就是索要大竹裡邑五千石的所產糧食,程祁覺得此事任重而道遠。
按照大漢的舊例,屢遭戰亂的朱提郡乃至南中諸郡,都需要減免一年到三年的賦稅籠絡民心。
尤其是建設裡邑制度之初,衛弘就許諾給這些民眾,只收取三成賦稅,且永不加賦。
今歲還是第一年,就要食言,程祁覺得不能取信於民,大漢朝廷對南中諸郡將會失去統治根基。
見到程祁臉上的為難之色,衛弘就知道這件事的難度要比想象中的大。
衛弘偏過頭看著張毣問道:“遠思,天漢通寶的鑄造完成的如何了?”
張毣算了算:“現在鑄造天漢通寶主要為了交付給越嶲諸部,預估能在入冬前全部鑄造好。”
衛弘想了想說道:“越嶲諸部眼下還不能消化五千萬枚天漢通寶的消費能力,暫時放緩一半的交付速度,將另一半的天漢通寶流通到裡邑內,用來交換糧食……”
張毣還不理解天漢通寶的特性,大概是受限於朝廷並不承認天漢通寶是貨幣的侷限思維,張毣將其僅僅視為與越嶲諸部進行物資交換的憑證。
在張毣的認知裡,天漢通寶僅僅用來兌換糧食,在越嶲還可以充當交易所用的一般等價物。
但在裡邑當中,天漢通寶本來就是要兌換糧食的,那麼民戶何不直接把糧食留在手中,省去了還要用天漢通寶兌換這一步驟呢。
張毣將心中的這顧慮直接對衛弘說明,覺得裡邑之民可能不太會接受用糧食兌換天漢通寶。
但衛弘卻搖了搖頭說道:“遠思不妨看一看咱們現在的吃穿住行是何物?”
張毣被這話問得一愣,下意識地低下頭看著桉几上的晚餐,普通的陶碗中盛著澹澹的小米粥,還有幾塊蒸好的鹹魚塊和豆醬。
要知道行軍途中還要風餐露宿,吃住條件要比現在艱難多了。
一時之間張毣不解衛弘是什麼用意。
不止是張毣,諸葛喬和程祁等人也紛紛掃了一眼桉几上的簡陋吃食後,紛紛抬起頭看著衛弘,想要聽聽他究竟是何用意。
衛弘看著他們的疑惑目光,看來暫時沒有一個人明白自己的意思,於是解釋道:“如今裡邑初建,民舍建設不全,大多數邑民還住在修築到一半的倉廩裡面,但怕是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搬出倉廩,不再吃著館舍裡的大鍋飯,過著獨門別院的小日子……”
“若你們是這些邑民,到時候館舍裡面會售賣鐵鍋以及鐵質農具,陶瓷做的碗盞,能夠散發清香的皂角……你們還願意用著破爛的陶釜,費力的木杵,殘破的泥陶碗嗎?”
眾人大概是明白了衛弘的意思。
原來他想用商賈手段倒逼裡邑之民接納天漢通寶,只不過此等手段與朝廷不承認天漢通寶是法定貨幣背道而馳了吧。
但卻沒有人能對此詬病。
朝廷已經承認天漢通寶乃是與羌夷蠻部交往的交易憑證,既然能與蠻夷做商賈流通,那漢家之下自然也能用。
實際上,衛弘對天漢通寶發揮的作用遠超眼前這些人的認知。
如今裡邑之民的住宅大多就地取材,或用黏土,或用竹木,畢竟是土法子搭配低廉建材,在質量上難免差強人意,在潮溼高溫的南中諸郡,這種住宅可是住不了幾年。
是的,這就是衛弘為什麼許出“賦稅三成,永不加賦”的重大承諾,即便每年能將七成收成納入囊中的邑民,兌換鐵質農具、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必要的生產或生活物資,就要花費偌大一筆年收入。
即便日後開墾更多的荒田、糧食增加,裡邑之民的收成大幅度增加,衛弘還有其他的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方法就是……房地產!
試想一下,若是出現一種結實耐用且富麗堂皇的青磚瓦房大宅院,還出現“分期付款”這種邑民可以接受的消費範圍內,那麼他們還會選擇住在漏風漏雨且搖搖欲墜的竹屋茅房嗎?
只不過現在南中諸郡忙著配合朝廷的征服南疆蠻族一事,需要竭盡全力,暫時不能讓衛弘放開手腳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