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最後的目光落到了身旁的衛弘身上,緩緩開口道:“吾今棄此三寨,退過河北。吾軍一退,你可便拆浮橋,移於下流,卻渡趙雲、李恢軍馬過河來接應。”

“吾軍退去,寨中多設燈火。孟獲知之,必來追趕,你卻斷其後。”

看到衛弘一一應下,諸葛亮囑咐道:“你營中兵精馬壯,此番又是接連幾環軍務落在你頭上,噹噹學會如何調兵遣將!”

衛弘點點頭,明白了諸葛丞相的心意後,不再耽擱,趕忙去自己的營寨中落實諸葛丞相的戰略部署。

待衛弘離開後,諸葛丞相只教關索護車。

大漢軍隊化整為零,消失在了南疆群山的茫茫夜色中,寨中多設燈火。

河對岸的那些蠻兵望見,來稟告蠻王孟獲。

孟獲多疑諸葛亮的手段,不敢下令讓麾下的蠻兵直接衝突漢軍營寨當中,原先一往無前的進攻勢頭反倒是疲軟了下來。

次日平明,孟獲引大隊蠻兵徑到漢軍大寨之時,只見三個大寨,皆無人馬,於內棄下糧草車仗數百餘輛。

孟優疑心大起,趕緊將這件事快速稟告了兄長孟獲。

孟獲獲悉這件事,連忙率領精銳之師的刀牌獠丁幹了過來。

孟優率先問道:“諸葛棄寨而走,莫非有計否?”

孟獲看著營寨中的糧草,搖了搖頭道:“某料諸葛亮棄輜重而去,必因國中有緊急之事。若非吳侵,定是魏伐。故虛張燈火以為疑兵,棄車仗而去也。可速追之,不可錯過。”

於是孟獲自驅前部,直到西洱河邊,望見河北岸上,寨中旗幟整齊如故,燦若雲錦。

沿河一帶,又設無數旌旗林立,像是平白無故多出了一座錦城。

蠻軍哨騎見到這一幕,雖沒有見到漢家兵馬,但都不敢輕易冒進。

孟獲見到這一幕,笑道:“此是諸葛亮懼某率兵追趕,故就河北岸少住,不二日必走矣。”

於是孟獲將蠻兵屯於河南岸,又使人去山上砍竹為筏,以備渡河,卻將敢戰之兵,皆移於寨前面,準備自己親自率領精銳追擊漢軍。

孟優提醒道:“大王,是否要知會雍闓元帥一聲,令其率本部人馬響應大王追擊漢軍!”

孟獲搖了搖頭,他想起來了自己上次落入漢軍手中,雍闓竟逾矩調動自己的兵馬,且最後逃走了,覺得此人野心勃勃,便不再信重,被孟獲打發去了征討董荼那和阿會喃等叛徒。

……

……

是日,狂風大起,西洱河上竟湧起波浪。

天生異象,聲勢駭人!

南疆蠻族素來崇尚自然神靈,認為此等異象是天意示警,紛紛跑出營帳外叩拜祈求。

卻沒有想到,此時此刻四壁廂火明鼓響,原先偃旗息鼓的大漢軍隊忽然殺到。

蠻兵獠丁措手不及,竟自相沖突了起來。

畢竟聚攏在這裡的幾萬蠻軍都是南疆諸邦拼湊出的人馬,彼此之間的排程並不配合,漢軍突如其來,一時之間竟然數萬蠻軍自亂了陣腳!

見到這一幕的孟獲大驚,知曉此時此刻定是無力迴天,急引宗族洞丁殺開條路,徑奔舊寨,希望能在那裡止住慌亂的麾下兵馬。

忽然間,一彪軍從寨中殺出,乃是趙雲。

孟獲不僅早就聽聞了趙雲的名聲,更是幾次三番的見識到了趙雲勇不可擋的戰力,亂軍之中絕不敢與趙雲正面交鋒。

孟獲慌忙回西洱河,望山僻處而走,又一彪軍殺出,乃是句扶所率的數千兵馬。

句扶所部以逸待勞,看到孟獲領軍逃了過來,先是幾陣攢射箭雨,後又數波臨陣衝殺。

一番不得已的交戰之後,孟獲只剩得數十個敗殘兵,望山谷中而逃。

在荒山河谷的小路上鑽了許久,孟獲見南、北、西三處塵頭火光,因此不敢前進,只得望東奔走,方才轉過山口,見一大林之前,數十從人,引一輛小車。

車上端坐著的人影,正是大漢丞相諸葛亮。

諸葛丞相呵呵大笑道:“蠻王孟獲!天敗至此,吾已等候多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