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二章 初戰告捷!(第2/3頁)
章節報錯
諸葛丞相率先說道:“今蠻兵三路而來,王平可往左路迎敵,馬忠可往右路迎敵。吾卻使子龍、德昂隨後接應。今日整頓軍馬,來日平明進發。”
王平和馬忠聽令而去。
諸葛亮又將張嶷、張翼兩人招到身前,囑咐道:“汝二人同領一軍,往中路迎敵。今日整點軍馬,來日與王平、馬忠約會而進。吾欲令子龍、德昂去取,奈二人不識地理,故未敢用之。”
張嶷、張翼聽令去了。
趙雲、李恢見諸葛丞相不用,各有慍色。
尤其是李恢,他生長在益州郡,雖然半生飄零,週轉於益州中北部任職,但好歹是庲降都督,負責南中諸多事宜,總比王平、馬忠之流熟悉南疆概況。
偏偏諸葛丞相拿這套敷衍的說辭搪塞,哪怕是性情穩重的李恢,也難以嚥下這口氣。
莫不是丞相是責怪他先前不聽衛弘所言,在南中諸郡的叛亂上採用了保守的態度,讓雍闓、朱褒等輩坐大,惹了諸葛丞相心中的不快?
見到趙雲和李恢兩人臉上的不快之色,諸葛亮解釋道:“吾非不用汝二人,但恐以中年涉險,為蠻人所算,失其銳氣耳。”
趙雲看了一眼諸葛亮身後的衛弘,發問道:“聽聞寧遠將軍繪製了一副南疆全圖,末將可鑽習數日,便能熟知南疆地理人情!”
李恢也在一旁請戰道:“末將經營南中數年,雖並無大功,卻比北州人氏更知南疆虛實,可與南蠻一戰!”
但諸葛丞相對兩人的請戰充耳不聞,只告戒道:“汝二人只宜小心,休得妄動。”
趙雲和李恢二人怏怏退出了諸葛丞相帥帳。
待諸葛丞相的帥帳之中沒了其他人影,衛弘這才試探著問道:“丞相所言,可否是激將之法?”
諸葛亮對此倒是十分坦然:“確實如你所言,此乃激將之法。治兵與治將截然不同,若是指揮數萬兵馬作戰,只能分兵於諸將協同戰局排程,如何發揮諸將之能與維繫軍中平衡,乃是一門比陣法武學更高深莫測的學問,你且安心觀之。”
衛弘看上去若有所悟,但聽諸葛丞相這番話雲裡霧裡的,實在不知道是何用意,只能悻悻點頭應下此事。
……
……
趙雲請李恢到自己寨內商議道:“吾二人為先鋒大將,卻說不識地理而不肯用。今用此後輩,吾等豈不羞乎?”
李恢答道:“丞相部署並沒有某與子龍將軍,但某二人兵馬在手,有陣前便宜行兵之權,不若只今就上馬,親去探之,捉住土人,便教引進,以敵蠻兵,如此一來,大事可成,倒也不耽擱了丞相的謀劃。”
趙雲深覺此話在理,丞相自有排程,但他也不能穩坐中帳作壁上觀,遂上馬召集麾下軍馬,與李恢徑取中路而來。
《踏星》
方行不數里,趙雲就遠遠望見塵頭大起。
趙雲和李恢二人上山坡看時,果見數十騎蠻兵,縱馬而來。
趙雲、李恢二人各自率領本部人馬自兩路衝出。
蠻兵見了,大驚而走。
趙雲、李恢各生擒幾人,回到本寨,以酒食待之,卻細問其故。
蠻兵告道:“前面是金環三結元帥大寨,正在山口。寨邊東西兩路,卻通五溪洞並董荼那、阿會喃各寨之後。”
趙雲、李恢聽知此話,遂點精兵五千,教擒來蠻兵引路。
比及起軍時,已是二更天氣,月明星朗,趁著月色而行。
剛到金環三結大寨之時,約有四更,那些蠻兵方起造飯,準備天明廝殺。
忽然趙雲、李恢兩路殺入,蠻兵大亂。
趙雲直殺入中軍,正逢金環三結元帥。
金環三結交馬只一合,就被趙雲一槍刺落馬下,隨後被梟了首級。
此部蠻軍見到了頭領已經死了,碩大的頭顱被挑在趙雲的長槍上死不瞑目,紛紛膽戰心驚,向著漫山遍野潰散逃走,慌不擇路。
中路大勝,趙雲和李恢兩人決定乘勝追擊,趁著其餘兩路蠻兵還沒有反應過來,分兵兩路,各自帶著本部人馬殺過去,
李恢便分兵一半,望東路抄董荼那寨殺來。
趙雲分兵一半,望西路抄阿會喃寨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