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諸葛丞相和他對待此事的做法是一樣的,都是選擇息事寧人,不追究李嚴的過失。

諸葛丞相肯定是顧全大局,但楊儀有沒有私心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恐怕就是有私心,經歷了這麼一遭後,楊儀也不會因為這件事而被諸葛丞相懷疑什麼。

所以,對待楊儀坦白這件事,衛弘並未多說什麼,只當這位楊太守是良心發現了。

楊儀見衛弘久不回話,眉頭稍稍一皺,加重語氣問道:“你就不好奇我為何對你談及此事嗎?”

衛弘搖了搖頭道:“不好奇,好奇害死貓,尤其是牽扯到丞相和諸位太守之間的事情,我現在不過是區區兩百石宮府吏,插進去不是自尋死路嗎?”

“呵!”

楊儀冷笑了兩聲,沒有相信衛弘的這套說辭,心想你若是這種人,怎麼之前還會追著紅花巷群盜案不放手呢?

但楊儀沒有再在此事上多作糾纏,而是看著衛弘直接說道:“既然覺得自己位卑權輕,那我就給你一個機會,來本官治下,領尚書檯侍郎,如何?”

“尚書檯侍郎?”

衛弘驚詫,一臉不相信的看著楊儀,他劍眉闊目,臉上看不出來一絲波動,顯然對此事也極為認真。

相府較之於丞相,就相當於尚書檯之於天子。

對於極重資歷的尚書檯來說,侍郎須經過尚書郎試用期考核,只有資歷達到一定的要求才能授予侍郎,作為尚書的佐官,處理一方政務。

直接錄衛弘為尚書檯侍郎,可見楊儀對衛弘的重視。

見到衛弘臉上的愕然之色,楊儀解釋道:“你很不錯,精通數科文道,連那些自視甚高的文壇清流都願意放下架子,結交與你,我為朝廷取用良才,又有何不可呢?”

這個理由說的很冠冕堂皇,起碼衛弘聽起來是這樣。

只不過經歷了紅花巷群盜案一事,衛弘對其形象有了些固化偏見,所以才不至於聞言便拜謝。

出乎楊儀的意料,衛弘即便沒怎麼思慮,就回絕了此事:“多謝楊太守好意了,不過我這個人愛財如命,剛調入了冶金治所任軍候,食祿比六百石,比尚書檯的侍郎要高出不少,所以我也不打算跳槽了。”

尚書檯侍郎確實是位高權重,不過俸祿卻只是四百石,衛弘拿這個當藉口,只能說在演算法上說得過去。

楊儀大概聽說過衛弘和張裔的關係,對此並不意外,於是問道:“冶金治所……何處的軍候?”

衛弘老老實實地回答道:“冶金治所駐臨邛曲。”

“呵!”

楊儀意味深長地一笑,得知了這個結果後,他反而不在意衛弘之前的拒絕了。

楊儀並不是強求之人,見此時衛弘心意已定,自是不會再多說相勸,而是話鋒一轉:“多些歷練也好,日後入尚書檯也懂得惜福。”

言罷,楊儀便不再多言,帶著隨身家僕就起身離去。

倒是衛弘皺起眉頭,目送著楊儀離去的背影,不知他方才說的最後一句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