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相府震驚(第2/2頁)
章節報錯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一通言罷,秦宓的情緒早已經是沉浸其中,兩行熱淚從臉頰上流下來,捧著這篇文章長長的嘆了一口氣,似乎是在感嘆著其中的無限哀傷之意。
一眾相府屬吏聽完,神情各異,大多是陶醉其中深意,蔣琬聽見秦宓的聲音戛然而止,方才回過神來,他總算是知道為何秦宓會對這篇文章愛不釋手了,用詞造句無一不是登峰造極。
蔣琬思索片刻,便中肯地給出了評價:“這篇文章駢散結合,行文錯落有致,文章語言精練,工整而不堆砌,富麗而不浮華,氣勢雄健,風格豪放。是一篇可遇而不可得的上上之作。”
連一向沉默寡言的李邵也點了點頭應道:“公琰的評價甚是公道。”
秦宓一語讀罷,心中激昂之情難以平復,很快就看著樊建哀求道:“長元,你就告訴我這篇文章究竟是哪位大家所作?”
“大家?”樊建聞言笑了笑,然後搖了搖頭說道:“可不是什麼大家。”
蔣琬心思活絡,見樊建有意賣關子,故而猜測道:“你今日明明是去佈置宮府吏考核一事,難道這篇文章是哪位宮府吏作出的?”
蔣琬這番一提醒,秦宓頓時反應過來了:“正是正是,今日宮府吏考核的是論,我擬出的題目就是論秦政之弊,這篇文章實在過於驚世駭俗,我差點忘記了這樁事。”
樊建點了點頭,對著蔣琬笑著說道:“說起來,公琰你還知道此人。”
蔣琬沉吟片刻,想想自己所知道的宮府吏中,究竟有誰能夠作出這篇文章,不過很難確定,蔣琬雖是宮府吏出身,不過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如今公務繁忙,自然不會分心去留意區區二百石小吏的事情。
想了想,蔣琬猜測出了一個極有可能的名字:“霍紹先?”
樊建搖了搖頭:“不是他。”
“那會是誰呢?”蔣琬也犯起了迷糊,霍弋的名氣他是在丞相處聽到的,是一位非常傑出的青年才俊,若不是他,蔣琬很難想出還有其他什麼人能夠作出來這等文章。
突然,蔣琬腦海中靈光一閃,瞧著樊建似笑非笑的臉龐,覺得自己已經猜出來了答案:“莫不是那衛弘?”
這一次,樊建肯定地點頭應道:“不錯,正是他!”
一旁的秦宓也喃喃自語道:“衛弘?好熟悉的名字,貌似在何處聽說過……”
見到眾人皆是一臉疑惑的表情,蔣琬也對眾人解釋道:“隱士趙嬰便是因這衛弘之故,答應丞相留在大漢效忠,只是我沒有想到,這衛弘能夠在數科上超越趙嬰這等天師國士,還能做出比擬賈長沙的文章,實乃難以置信!”
這般一說,眾人皆是懂得了衛弘的可怕之處,趙嬰乃是天文大家,大漢想要與曹魏爭奪天下國祚之屬,必定少不得趙嬰這樣的人物倚為援臂。
可趙嬰素來瞧不上偏居益州一隅的大漢,即便是諸葛丞相親自致辭挽留,都未見得趙嬰答應留下來。
不想旬月前,眾人聽聞趙嬰答應留在成都,還改名趙爽,答應做漢臣。只不過此事辛密,相府眾人雖然知曉此事,卻並未深談過。今日才知,原來趙爽是因為數科上技不如人才答應留在大漢為官的。
這般想來,眾人皆是感到詫異,若是衛弘如是所聞,就是這樣的數科大家、文章大家,又怎麼會屈身於區區年俸二百石的宮府吏呢?
要知道,蔣琬名為宮府吏出身,實則只不過是諸葛丞相千金買馬骨丟擲的噱頭,蔣琬以及後面數代宮府吏準確來說都是諸葛丞相的門吏,挑選極為優秀的才俊帶在丞相身邊培養,留作日後重用的。
可今時今日的宮府吏是做什麼的?
那不過是諸葛丞相為了應對朝廷中低層官吏不足,同時也考慮到蜀中世家子弟渴望的進階之路,而不得不採用的權宜之計罷了。
可就是這般視之如草芥的宮府吏中,卻出現了一位讓他們眼前一亮的人物,當真是稀奇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