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七章 漢家點兵(第1/3頁)
章節報錯
“……趕緊領著各自部族的勇士們趁早返回越嶲吧……”
言罷,衛弘也席地而坐,學著越嶲夷王高定的模樣,閉著眼睛,不再多言。
見到衛弘這副模樣的李求承,心中竄起一股無名之火,怒不可遏地盯著這位閉眼假寐的漢家將軍,卻一句指責非難的話都說不出口。
漢家已經答應和越嶲諸部籤賠償戰死勇士的撫卹,並且同意他們不繼續參與這場漢家朝廷的平叛戰爭。
哪還有什麼能夠指責的呢?
衛弘的態度已經非常明顯了,在谷昌城北損兵折將的越嶲諸部,已經失去了與漢軍並肩作戰的資格。
但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拋開其中的個人情緒不論,單純地從戰爭勝負來看。
漢軍以三千士卒突襲進軍數百里,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更是在最後與雍氏部曲的陣戰之中,以一敵十,最終斬首三千,生俘六千餘人,奪得雍軍營寨一座。
反觀越嶲諸部,以諸部聯合的三萬勇士,進攻一座小小的谷昌城,竟折損全軍的十之七八,更是將無數的軍備戰馬送給了雍軍。
兩相對比,孰強孰弱,一目瞭然。
李求承他們何來的底氣,與衛弘叫板呢?
坐在鹿皮主位上的高定,終於盯著衛弘開口說話了,他舉起了手中的酒爵道:“既然衛將軍說了,恭敬不如從命,那本王明日就率領諸部兵馬返回越嶲了,在此預祝漢家雄師能凱旋而歸……”
衛弘哪裡能聽不出來高定言語之中的試探之意,卻根本不上當,睜開眼皮後對高定以水代酒道:“好,本將軍已令帳下司馬張毣殿後,夷王與諸部頭領返回越嶲的路途中,只要不刻意耽擱,必然不會遭受雍闓叛軍的追擊……”
衛弘此言滴水不漏,絲毫沒有見挽留越嶲諸部的意思,甚至話語中催促離開的語氣,倒是像把越嶲諸部當作送走了瘟神一般。
高定見衛弘遣送越嶲諸部心意已決,絲毫沒有先予後取的意思,手中的酒爵舉在半空中,遲遲未喝下,而是偏過頭掃了另一邊的李求承、魏狼等人一眼,看看他們的反應。
但李求承和魏狼等越嶲諸部的頭領,心中哪裡還有什麼主意。
他們原先想著的就是再也不蹚漢家軍隊與雍氏部曲的渾水了,只想儘可能地從漢軍這邊要些好處回來,然後趕緊跑回越嶲老巢休養生息。
怎料漢家的這位寧遠將軍做事太康慨了,答應了他們諸多好處不說,甚至還巴不得他們趕緊離開。
雖然言語之中多有看不起越嶲諸部的意思,但谷昌一戰敗了就是敗了,即便越嶲諸部嘴再強硬,那倒地不起、被生俘的諸部勇士都是不爭的事實!
高定見他們心虛的模樣,心中一陣惱怒,暗罵他們果然是爛泥扶不上牆。
旋即高定將手中的酒爵放到了桉几上,故作關切地對衛弘問道:“雍闓雖說在滇池城外折損了萬餘部曲,但聽聞漢軍仁厚,放回了不少降卒,且雍闓召回了進攻永昌的雍闌一部,眼看著味縣老巢又將暢通,不知漢家打算如何應對呢?”
衛弘的臉上看不出半點憂愁的模樣,徑直解釋道:“漢家朝廷福澤萬里,益州郡南部的?氏、李氏和毛氏等大族已經與我軍取得聯絡,永昌郡的王氏、呂氏更是漢家忠骨,得到他們的傾力襄助後,至多半年漢軍便可新招募數萬兵勇……”
說到這裡,衛弘頓了一些,有意掃了一眼營帳中的諸多夷部頭領,笑道:“本將軍用兵,能以三千大敗數萬雍軍,若麾下兵馬過萬,則可縱橫南中無所敵也!”
看著衛弘這可以流露出的譏笑,在越嶲諸部等頭領看來,十分令人氣憤。
彷佛衛弘是在嘲笑他們的無能,與雍氏叛軍一比一的兵力,怎麼還會遭逢谷昌那等慘敗。
這一刻,無論是越嶲夷王高定,亦或者是李求承、魏狼等人,在心中都已經有了些許悔意,認為先前想的趁早返回越嶲,有些膽慫了。
但之前的態度已經擺出來了,想要調轉話口,總得找一個合適的藉口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