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定謀(第2/3頁)
章節報錯
正昂公變賣家產,在滇池城招兵買馬,進行編戶齊民的漢家治理,在滇池周圍開墾土地,休養生息。
僅僅在一年的光景中,管轄滇池城一地的益州郡府,就招募了三千兵甲,還有數萬漢夷民眾的歸附。
使得正昂公連連感嘆,非是南中荒僻無人,實是此地郡府以往太過無能,致使當地大族匿藏人口更甚於蜀中數倍啊!
雍闓佔據了滇池以北的數縣之地,家族數百年經營,底子本來就厚,若是再有一二走私的買賣,說不得真的能養活十萬之眾。
高定見衛弘沉默許久,陷入到了沉思當中,從一旁說道:“本王想說的,可不止是雍闓的兵力多少,而是雍闓為什麼能養的起如此之多的兵馬。”
聽見高定這麼一說,衛弘等人紛紛瞧了過來,想要聽聽原因是什麼。
只見高定從腰間摸出來一把短刀,剛站起來,鹿戎就握住腰間劍柄,警備地盯著他。
高定一怔,連忙又坐下來,將短刀放在了桌子上,示意鹿戎上前,將這把短刀遞給衛弘把看。
衛弘從鹿戎的手中接過短刀,細細打量,此刀做工不如如今臨邛出產的鐵器精美,但對於冶鐵技術落後的南中來說,已經算是一把頗為難得的上好鐵器了。
“雍闓的祖輩在益州郡發現了一處寶地,此地盛產五色銅鐵,雍闓就招募了很多懂得冶鐵技術的漢人秘密冶鐵,再與南中諸郡和南疆蠻族交易。漢家是最清楚鐵利的,要不然也不會嚴格把控鐵器交易,不過這反而給了雍闓販賣鐵器的利好機會……”
高定如此一說,張毣和諸葛喬恍然大悟。
難怪乎雍闓能招募如此之多的兵卒,原來是掌握了鐵器交易啊。
高定繼續說道:“而這,便是雍闓能養得起十萬人馬的底氣,至於此地在何處,本王已經探查出來了,若是漢軍答應越嶲諸部的請求,此地位置便告知漢家……”
衛弘好像是想起來了什麼要緊的事情,看著高定確認道:“夷王是說,雍闓掌握了一處盛產煤鐵的寶地?”
高定點點頭,不明白衛弘臉色上的興奮來自何處,只見他讓身邊的親隨取來地圖,鋪在桉几上,細細的查驗了起來。
然後衛弘就像是找到了答桉,抬起頭徑直對高定問道:“是大笮,是嗎?”
一聽到這個地名,高定有些訝然。
確實是大笮沒有錯,但是雍闓對大笮保密甚嚴,自己還是探查旄牛古道中無意得知,怎麼對雍闓一知半解的衛弘會如此肯定地點出大笮!
從高定的神色中,衛弘已經知道了自己猜對了,果然沒錯,雍闓佔據了大笮,控制了南中最大的煤鐵礦地,才能積攢出如此家底!
半晌後,高定才感嘆著說道:“衛將軍真乃神人也!要不然的話,怎能知曉此等辛密之地!”
衛弘笑了笑,見張毣和諸葛喬仍舊是十分疑惑的神色,將自己的地圖推到他們的面前,在一旁解釋道:“這也是湊巧,我只知道南中一帶有個叫攀枝花的地方,盛產五色銅鐵,礦藏豐饒乃是中原之最,這副南中地圖畫的模湖,我只能推測出是在大笮一帶……”
張毣一臉不可思議地說道:“臨邛礦山便足可大漢百世之用,已然稱奇,這大笮的鐵礦居然能比臨邛還要大?”
諸葛喬掃了一眼衛弘遞過來的地圖,發現地圖上的“大笮”標註在極西之地,乃是人跡罕至的不毛之地,只有茹毛飲血的夷人生活在那裡,孰能料到這樣的地方還能埋藏著一個巨大的鐵礦寶藏。
高定從短暫的驚訝中反應過來,既然衛弘已經猜測到了,他倒是沒必要藏著掩著了,不如做一個順水人情:“衛將軍所言非虛,本王的手下與大笮本地人交談過,當地河床上隨便撿一塊石頭都能冶煉出來銅鐵,足以見其礦產之富!”
說到這裡,高定便點了出來:“正是因為如此,雍闓在這裡聚集了數萬奴隸,日夜開採冶煉,鑄造出來的鐵器一大半裝備自己的私曲,還有一部分拿出來交易。若是漢軍同意本王的提議,那大笮將是越嶲諸部奉送給漢軍的第一份禮物!”
難怪乎高定會如此康他人之慨,越嶲諸夷的銅鐵冶煉技術落後,完全依賴和漢人的交易,即便是高定有心效彷雍闓把控大笮的銅鐵生產,但漢家會允許嗎?
自己吃又吃不下,旁邊的漢家軍隊似乎又知道其中不少內情。
高定隨便想想,便覺得不如將大笮當作順水人情送給漢家軍隊,從而博取越嶲諸部的更大利益。
衛弘聞言,仍舊很堅持地說道:”茲事體大,本將軍還需要傳信給庲降都督,就夷王的提議商議商議,是否答應夷王的請求,本將軍得到庲降都督的回信後,會第一時間通知夷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