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關!(第2/2頁)
章節報錯
石門關的城門緩緩洞開,關南的崇山峻嶺映入他們的眼簾,一重山關外,便是另一重天地。
幾支斥候小隊率先出發,他們需要勘測地形,偵查敵情,防備有敵寇突擊進犯。
見一應妥當之後,衛弘策馬上前,對身旁的兩人說道:“王太守,夜郎柯,咱們也出發吧!”
兩人笑著點點頭,隨著衛弘一同策馬上前,身後的兵馬緩緩行動,逐漸變成了一支長長的隊伍,緩緩出關。
石門關上的戰鼓聲一直未停,待衛弘轉到了朱提郡的山嶺棧道,不見石門關的城牆,卻仍然能聽到細微的鼓聲。
這讓衛弘對親自擂鼓的馬忠更添了幾分好感,身為相府門下督,馬忠親自為徵南先鋒軍擂鼓壯軍威,身體力行。
這小半個時辰的擂鼓,饒是馬忠這等久經戰陣的勇將,估計胳膊也要僵硬大半天。
這也是馬忠之所以感動衛弘的真性情原因所在。
走在朱提郡的崇山峻嶺中,衛弘看著四周的大山,有些感慨著說道:“南中之所以人心不附漢家朝廷,多半是和這惡劣的交通條件有關係吧,一條坎坷崎區的秦漢五尺道,對於廣袤的南疆,實在是不夠用啊!”
王宗深以為然的點點頭,亮了亮自己傷痕剛好的右手,對衛弘應道:“是啊,我當初隨著衛將軍逃離雍氏領地的時候,就是因為道路崎區難走,才磨破了的手掌差點露餡。相比於滇池城周圍多平原地帶,朱提、牂柯、越嶲這些地方其實更難通行!”
提起來這樁舊事,讓衛弘也若有所思,看了看環抱四周的朱提群山,隊形狹長的麾下部隊,衛弘有感而發:“五尺道已經不堪一用了,待南中局勢稍稍穩定,便要召集人手重修一條通達南中諸郡的直道,將南疆徹底歸附大漢朝廷的治下!”
“直道?”
王宗聞言,有些不敢置信,舉目望向四周,這連綿蜿蜒的高山,想要在這裡修建一條通達的直道,自秦時李冰始,經五百年來,從未有人達成此願。
王宗估計,即便是日後千年,連線蜀地和南疆的,多半也只是這一條逼仄狹窄的五尺古道,供來往的旅人商賈通行了。
無論是王宗的語氣,還是訝然的神色,都讓衛弘瞧了出來,卻並未過多在意,而是笑著反問道:“看來王太守是不相信我所言啊……”
王宗倒是很坦然地點了點頭:“我在永昌經營多年,深知南中諸地的天文地理,其中似滇池城那樣的平原地貌少之又少,多是窮山惡水,高山縱行,巨嶺橫斷,兩山夾攏之地又多是湍急河流,想要在這樣的地方修建出來一條直道,難比登天!”
“王太守放心,待助李恢將軍平定南中諸郡的叛亂後,再論此事。到時候王太守回成都述職時,再走在這條道路,定會看見看見不一樣的風景!”
王宗聽著衛弘這番極有底氣的許諾,不知為何,竟想起來了當日自滇池城出來的時候,眼前這英姿勃發的小將軍還是稚嫩的郡府主簿,只不過大半年未見,搖身一變成為朝廷獨領一軍的寧遠將軍。
所以,片刻后王宗換了一種語氣說道:“好,那我等著早日踏上這南中通途!”
僰道石門關與平夷縣漢軍大營,直線距離不過百餘里。
即便護送衛弘這一部的兵馬,在朱提道上全速前進,也是在第二日的日落時分,終於看到了平夷縣漢軍大營的亭障。
庲降都督李恢接到了麾下斥候的探報,率領親衛隊等候在那裡。
打著同一漢家旗號的兩支軍隊,在這虎狼賊寇環伺之地如期相遇,正如李恢親自來迎衛弘說的第一句話……
“某盼寧遠將軍歸來,如久旱望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