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諸葛亮一左一右,皆立於兩列朝班之首的李嚴,則是攏手而立,冷眼旁觀著朝堂上發生的這一切。

他本接到諸葛亮的請求,調遣本部人馬進駐永安鎮守。

作為一軍主將,李嚴應該幾日前就出發才是,沒有想到竟拖到了今日的大朝議還沒走。

王連作為兩朝老臣,掌管大漢財政十數年,浸淫財權久矣,所以對衛弘這種只求個人名利而於國無利的行徑深惡痛絕,更是依仗著自己所掌握的權力地位進行打壓。

在王連看來,衛弘此舉就是讓本不富裕的大漢朝廷雪上加霜,他作為兩朝老臣,豈能答應此事!

虎賁中郎將來敏抬起耷拉的眼皮,瞧見衛弘和王連兩人之間的氣氛逐漸變得針鋒相對起來,也站出來打圓場說道:“文儀啊,今日大朝議論的是國事,你又何必……”

來敏的話還沒說完,就被王連兩眼一瞪,怒喝著打斷:“來敬達,你休要在這裡裝什麼老好人,老夫平生最恨的,就是你們這些只顧私下情分而罔顧國本的牆頭草!”

來敏貴為天子家令,即便是劉禪對他也十分恭敬,不想卻被王連這一番話氣的鬍子發抖:“你!”

大司農孟光見狀,若有所思,又見死對頭來敏吃了悶虧,心中也暗自得意,於是站了出來,越過了王連,對衛弘問道:“衛將軍打算如何收復南中諸郡呢?”

孟光不愧是他神交已久的筆友,關鍵時刻簡直是神助攻啊。

“平定南中動亂,須三步走。朝廷如今府庫空虛,兵甲不足,所以為臣請命,率領一支精兵協助庲降都督李恢將軍,儘快平定雍闓、朱褒和高定等本土豪族叛亂。”

“第二步,則是徹底剿滅南蠻孟獲之患,待數年後,大漢兵甲充足,由朝廷派遣大軍進駐雲南、永昌邊境,由南中地方供應糧草,萬眾一心,於蠻夷面前揚我大漢軍威,如此可事半功倍,將整個南疆納入到大漢朝廷治下。”

“第三步,擊敗孟獲後,重用親漢士族,於南中夷族、南疆蠻族和哀牢諸邦招募兵勇,收攏南疆人物,開拓身毒商道,對內附諸邦分而治之,化為漢家郡縣,一如巴蜀故事!”

衛弘說的條條有理,淺顯易懂。

即便是看衛弘十分不順眼的王連,也不得不承認,衛弘征討南中的策略並非只是匹夫所謀。

或真如衛弘所言,期年之後,真的可以將南疆納入大漢治下,數百萬異邦之夷搖身一變成為復興大漢的軍民!

但王連的固執和顏面,絕對不容許向一個小輩低頭。

孟光看著衛弘,沒有想到衛弘的心志竟如此高遠,竟對南疆有如此謀劃。

“善!”

打破了眾人的沉默,丞相諸葛亮在聽完了衛弘的建言後,頗為滿意地給出了這個評價。

諸葛亮偏頭看向另一側的李嚴,沉聲問道:“正方公,你久處南中接壤之地,洞悉西南諸夷習性,覺得衛弘這籌謀如何?”

李嚴沉吟片刻,才給出了一個尚算中肯的評價:“將南疆納入漢家治下,非一朝一夕之事。經營南中乃至納土南疆,倒不失為一項壯大己身的國策。”

諸葛亮頷首笑道:“吾與正方公英雄所見略同也!不瞞諸公,若是朝廷府庫尚可,北塞烽煙稍止,吾打算親率精銳之師征戰南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