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衛弘的聲音,句繁讓開了半個身子。

衛弘幾步上前,走到了楊汰的床前,仔細的審視了一眼楊汰的臉色,異常的慘白,沒有一絲血色,雙唇還在不停的顫抖著,嘴角還有白沫的痕跡。

乍看上去,確實是生機全無的模樣。

一旁的句繁端過來一隻裝滿水液的白陶碗,裡面有幾隻蚯引一樣的蟲子在遊動著,無眼無耳無嘴,還隱隱傳過來一陣腥臭氣息,給人一種十分恐怖的觀感。

楊奉在一旁解釋道:“這是幾日來從汰郎口鼻,還有……穀道爬出來的蠱蟲,不知小郎君可識得此蠱?”

衛弘只看了一眼,便認出來了這“蠱蟲”。

這不就是蛔蟲嗎!

對後世來說,蛔蟲算不得是什麼要害的疾病。

但在一場季節性流感就是一場瘟疫的當世來說,蛔蟲這種寄生蟲病卻和詭秘莫測的蠱蟲掛上了鉤。

張毣打量了一眼,差點給這陶碗中的蟲子噁心吐了:“季儒的體內怎麼會有這些蟲子?都爬出來了,說不得現在身體裡還有很多……”

衛弘伸手攔住了他繼續說下去,然後回過頭來對楊奉、句繁等楊府眾人解釋道:“這是蛔蟲,並不是蠱蟲,而是一種寄生於人體內部的蟲子,病因多是生食引起的。”

見衛弘一口說出來病因,楊奉點點頭解釋道:“我兒確實喜歡生食一些瓜果菜餚,衛小郎既然識得這蟲病,可能治療?”

衛弘掃了一眼楊奉和句繁等人的期望眼神,思量了片刻,終是點了點頭,示意自己能夠治病。

衛弘並沒有後世的專業醫學素質,他的醫術經歷只當跟著青城山上的李意老道四處救人,積攢了不少的外科實踐經歷。

但當世的醫學成就已經足夠輝煌,外科聖手華佗與醫聖張仲景,如同此時大漢醫學神壇上的兩顆耀眼明珠,奠定了日後中醫鑽研的基調。

衛弘曾聽聞過老道李意吹過牛,他乃是神醫華佗手把手傳授醫術的親傳弟子,也曾遠涉交州向隱居的醫聖張仲景求取醫術精要。

雖然不知道這事是真是假,但衛弘真瞧過老道幾本壓箱底的醫術秘籍。

曾經閒來無事,衛弘也曾翻閱過。說巧不巧,在一本名為《仲景醫方》的典籍中,就記在了一篇專治蛔蟲病的烏梅丸藥方。

衛弘回過神來,對楊奉說道:“叔父,治好季儒兄的蛔蟲病並不難,我需要一些藥材,並不罕見,還請叔父派些人手搜尋過來。”

“好。”

一見衛弘胸有成竹的模樣,楊奉大喜,連忙讓人取來紙筆,讓衛弘寫方子。

烏梅丸的藥方並不複雜,只有十味中藥,分別是烏梅、乾薑、細辛、黃連、附子、蜀椒、桂枝、當歸、人參和黃柏。

川蜀之地自古以來便是中華大地的藥草庫,衛弘所寫的十味中藥並不罕見,多出自蜀地。

就是人參出自燕遼一帶,不過對於世家大族的楊氏來說,自家府庫就有存貨。

藥材這一方面,並不是大事,楊奉安排下人分頭行事,用不了多久就能拿齊這十味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