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詔曰(第1/2頁)
章節報錯
“應天順時,受茲明命。朕承皇天之眷命,列聖之洪休,奉大行皇帝之遺命,屬以倫序,入奉宗祧。內外文武群臣及耆老軍民,合詞勸進,謹於今時祗告天地,即皇帝位。深思付託之重,實切兢業之懷,運撫盈成,業承熙洽。茲欲興適致治,必當革故鼎新。事皆率由乎舊章,亦以敬承夫先志。自惟涼德,尚賴親賢,共圖新治。改元建興,大赦天下,與民更始。欽此!”
這封由大漢朝堂擬寫的天子登基詔書,傳至四方,益州治中從事楊洪親自帶著詔書和軍部文書,五月中旬抵達新津冶金治所府衙。
新舊天子的更替大典,距離這座小城實在太過遙遠,但這封詔書所帶來的影響卻是不可估量的。
“大赦天下”四字,無論是早有謀劃的衛弘,亦或者對此翹首以待的礦隸,都等的太久了!
“臣等,領旨!”
府衙大堂內,最前面的司金中郎將張裔領著蒲元、衛弘等人,從楊洪手中接過了這道詔書。
楊洪笑道:“君嗣公,這裡還有軍部響應陛下詔令的文書,冶金治所請求的赦免奴籍一事,丞相親自過問並應允下來的,不過丞相還有一句肺腑之言,告誡司金中郎將。”
張裔手捧聖旨,對楊洪伸手請示道:“還請季休告知老夫。”
楊洪走近一步,對張裔低聲說道:“冶金治所關乎我朝命脈,此番黃元作亂,冶金治所的奴隸確實立有戰功,不可不賞,但其中輕重,還請司金中郎將仔細權衡,勿要折損朝廷根本。”
人老成精的張裔,豈能不知道楊洪此言的深意,於是拱手應道:“老夫知曉此事利害,斷不會妨礙了冶金治所的運作。”
楊洪點點頭,然後目光向後一看,落到了衛弘的身上:“這位便是臨邛曲軍候衛弘吧?”
衛弘上前一步應道:“卑職見過上官。”
“這句上官可不敢當!”
楊洪聞言,連忙擺手道:“不妨提前透露給司金中郎將和衛軍候一句實話,此番冶金治所平定黃元叛亂,如此功勳足以封侯,朝堂已經將此事提上議程,用不了多久封賞詔書就要下達冶金治所。”
張裔人老成精,聽見這話也不居功自傲,而是對楊洪笑道:“既是如此,衛弘這晚輩禮,季休亦能受得起。”
楊洪感嘆道:“後生可畏啊,實不相瞞,我本意就是向陛下請命,親自率軍連夜趕到南安峽口,以逸待勞平定叛軍,沒有想到黃元作亂的訊息剛傳來成都,就被衛軍候給平定了。”
張裔笑道:“此乃天佑大漢,才讓黃元的狼子野心難以得逞!”
旋即張裔揮了揮手,遣散了無幹人等,然後才對楊洪道:“既然公事已畢,老夫在府衙大堂略備飯食,為季休接風洗塵!”
衛弘就在張裔的身後,瞧著他們還要擺開宴席,不過衛弘心中想著卻是大赦奴籍的事情。
猶豫再三,趁著張裔還未走遠,衛弘連忙上前幾步請求道:“中郎將,卑職還要返回臨邛料理軍務,這就告辭了。”
張裔回過頭來,盯著不識好歹的衛弘,無奈地罵道:“你這豎子……”
倒是楊洪在一旁為衛弘開脫道:“衛軍候能如此勤勉軍務,豈能阻之啊,君嗣公,就讓他回去吧。”
不待張裔表態,衛弘就抱拳行禮道:“卑職多謝中郎將、治中從事諒解……”
瞧著衛弘轉身離去,張裔搖了搖頭暗罵了一聲,對楊洪無奈的說道:“季休啊,你先去堂內歇著,若有什麼需要吩咐一旁的小吏便是,老夫有幾句話囑咐這豎子,過會再來尋季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