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黑火藥(第1/2頁)
章節報錯
沒錯,衛弘想要研製出來用以開採礦山的物件,就是黑火藥。
自戰國開始,歷代的帝王將相們沉醉於尋求仙道獲得長生不老的幻想,煉丹師應運而生,使得神州中原成為了黑火藥誕生的搖籃之地。
但對黑火藥的認識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其中認識到硝石、硫磺和蜜燒成的炭,經過火煉結合會引起燃燒,這是第一步,走了幾百年。
然後對硝石、硫磺和木炭的特定比例的摸索,神州大地再度持續了千年以上也沒找到完美答案,只交上去一份製作煙花的答卷。
最終還是在遙遠的西方鄰居偷師學藝、經過改進再傳入神州中原後,接受了一頓毒打,才知道正確的推導答案是什麼。
如今,衛弘帶著正確答案來了,憑藉著大漢粗糙的工業基礎,煉製出適合礦山開採的黑火藥,難度並沒有想象的大。
瞭解黑火藥的燃燒爆炸特性和原理,明白煉製黑火藥的特定材料比例,懂得黑火藥的具體生產流程……
即便大漢的工業基礎再粗糙簡陋,也能孕育出黑火藥的誕生。
曾經擺在神州子民面前的考卷,是一張空無一字的白紙,連題目都沒有,還蒙上了他們的眼睛,閉著去摸索地獄級難度的答卷。
但衛弘面前的考卷,不僅給出了題目,還在旁邊貼心的寫出了參考答案,大漢朝廷為他磨好了墨,潤滿了筆毫,唯一的要求便是在儘可能早的時間內,將這份答案再抄寫一份出來。
即便是大漢的度量衡尚未精確到毫克,但衛弘紙張上給出的數字卻精確到了萬分。
“硝石粉萬分之七千四百六十四,硫磺粉萬分之一千一百八十五,木炭粉萬分之一千三百五十一。”
這是後世經過長期實踐去改進配方,最終摸索出來的黑火藥最佳配比,這種質量比下的黑火藥粉,可以實現最充分的燃燒。
張毣帶來了少府最精確的戥秤,這是少府專門用來稱量金銀、珠寶、藥材、香料等輕巧細小之物的精密計量衡器,用象牙打造,精準細緻卻容易損壞,所以平日裡放在專門製作的堅硬木盒中。
用這杆戥秤,來調配黑火藥三種材料的比例搭配,再合適不過。
當下要做的,就是在後續大批次材料到來之前,用張毣隨身帶來的這些材料,試著調配出成功的黑火藥樣本。
衛弘和張毣都精通數理,因此在除錯黑火藥的過程中,衛弘負責指揮,張毣則像一個道童一般,聽從衛弘的吩咐,對材料進行稱重,研磨,混合。
衛弘在一旁提醒道:“如今小規模生產黑火藥還好,小心一些就沒事,日後若是大規模調配,務必要在各個環節處嚴格把控,務必不能讓半點火星子出現。”
張毣聞言點了點頭,他將硝石、木炭和硫磺放在不同的研缽中磨成精細粉末,然後再用戥秤稱量,按照衛弘的之前給出的比例數值進行混合,再度研磨。
張毣的手臂都快給磨麻了,終於認慫地說道:“需要加入酒水嗎?”
衛弘點了點頭:“你先磨均勻了,倒出來一半,再添入酒水定型。”
添入酒水的火藥粉,利於藥粉的定型,不過需要陽光將其曬乾。
衛弘還是覺得提前拿出一半的火藥粉出來試試,畢竟添入酒水使火藥粉定型,是擔心在運動過程中,盛器顫動會讓不同質量的材料粉末出現上下分離的現象,進而影響燃燒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