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封官非我意(第1/2頁)
章節報錯
到了最後,衛弘也沒對趙爽說出來任何不妥的理由。
這就像這個時代的數科解題,只要給出來了答案,至於為什麼如此的理由就不需要贅述了。聰慧如趙爽,大概好好想想,就會發現自己這一時興起的拜師之念,是極其不現實的。
尤其當衛弘對其許諾,日後定會在“新式演算法”中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就更無拜師的必要性了。
所以,趙爽在一陣短暫的沉默中,便欣然接納了這個結果,甚至沒有絲毫的惋惜,便將目光繼續落在白紙上的計算過程中,貪多嚼不爛,今日已經窺見新式演算法的一角,又得了他日請教的承諾,自是不會強拉著衛弘繼續留在此處。
如是,夜色已深,原先聚攏在這間屋子裡面的人影也就漸漸散開了,衛弘臨走的時候,還得到了那位黃喬十分感激的眼神。
衛弘是被樊建領走的,轉到了另一間屋子,他還未坐下,頭也沒回就對衛弘說道:“你可知道,原先我是要把你發落到刑司衙門當獄吏的。”
衛弘經過數次提醒,大概是明白其中緣故:“下吏初來乍到,不懂宮府考核的規則,提前交卷確實看上去有些孟浪了。”
千萬彆嘴犟,這個年代對品性尤為看重,一旦被打上“輕怠治學,品行不端”的烙印,就如同嵌上了一套枷鎖,總歸是要費盡百十倍精力去打破的。
“哈哈,我並非是要追究你的意思,既然胸腹中有些才學,行事輕慢一些倒也無可厚非,尤其你今日僅用半炷香答完考卷,陰差陽錯為我大漢招攬了一位了不得的國士之才!”
話音落下,樊建就坐下來了,對衛弘招了招手示意他也坐下:“今日數科考核,你得了一個上上。為我大漢招攬了一位國士,論功行賞,我再給你一個上上。若君卿公能夠用新式演算法註釋《九章算術》功成,你還有一個上上,不過這個時間估計得久一些,倒不如你就在下一次數科考核中就能拿到。”
簡而言之,就是業績考核、人事招聘和股權激勵三種記功方式,倒也全面。
樊建見衛弘不以為然,毫無興奮之意的模樣,便直接明示道:“你可知宮府吏之中,若是能得三次上上之評,可頂九次上評,便能外放為一地主吏。才能出眾的宮府吏也需要花費數年時間才能做到,可你如今至多需要半年。”
樊建說完,見衛弘還是不為所動,於是問道:“你看上去倒是出奇的平靜啊……”
衛弘終於是說出來了自己的意圖:“其實……封官非我意,但願南中平。我想面見諸葛丞相一次,請他發兵南中鎮守,已備不時之亂!”
自滇池前來成都的路上,衛弘就已經做好了決定,就要希望朝廷能夠提前派兵進駐南中。“有劍不用”和“無劍可用”在本質上就是不同的兩件事,如今南中豪族割據地方自治的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駐紮在此。
若有十萬精兵駐紮在此,即便無一兵一卒出兵營,亦能夠震懾雍闓、朱褒一類的地方宵小,也能夠讓地方郡府逐漸收攬各項事權,久而久之,勢必能夠在各方面對朝廷進行資源反哺。
當然,衛弘也有私心,他不願意讓益州郡經歷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火,也不願意見到正昂公、都尉南野虎、還有那些戍守滇池城周邊的將士們,在這場戰爭中喪命。
南中地方郡府勢弱,即便是庲降都督也是將寡兵少,唯一的解決之策就是朝廷能夠派兵,十萬精兵是衛弘不敢奢望的數字,但只要有三萬……哪怕是兩萬精兵進駐南中,南中的敵我情勢也會發生驚天逆轉。
但進入這成都短短的兩天,衛弘從張裔的言語中,軍部缺少做事的官僕,大量的宮府吏進駐基層府衙這些事中,不難發現,朝廷的人力物力已經到了節衣縮食來利用的尷尬局面。
但衛弘不願意放棄任何一絲機會,他想要面見諸葛丞相,向其呈稟南中近況,以及此時出兵南中的可行之策,博取那朝廷出兵的渺茫機會。
這件事衛弘覺得自己不過是動動嘴皮子而已,但能挽救的卻是滇池城裡朝夕相處的鄉親們……這就足以讓他放棄樊建的封官許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