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張裔欲要再說些什麼,想了想最終還是沒有將心裡的這句話明說出來:“此事不便多說,你日後自會明白的。”

衛弘點了點頭。

不多時,接過宮府吏文書去處理流程的軍部千石吏折返回來,將加蓋軍部印章的文書交給了衛弘:“小郎君便能進入宮府內報道了。”

張裔向前一步,走到了大門口:“既然此事已畢,那老夫就不多叨擾了。”

千石吏躬身相送:“軍部事務繁忙,下吏就不送中郎將了。”

軍部的半個時辰,便是衛弘窺見了大漢官僚體系的一角,但衛弘對此並不反感,作為既得利益者還端著碗筷罵娘,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衛弘牽著馬車,因為他見到張裔出了軍部衙門也沒有騎馬,而是揹著手悠哉悠哉地走在寬闊的道路上。

張裔的府邸座落在東城,入城的時候,張裔就派一名家僕回家報信了,說是今日有故人子侄來訪,讓妻子備好膳食。

走著走著,衛弘突然想起來一件事:“叔父,你可知野槐巷在何處?”

張裔頓下腳步回道:“你是指正昂公那座老宅吧……野槐巷多年沒人去了,那座老宅也沒打理,原先都是荒地,正昂公曾耕種的田地也被人蓋了宅子,那些人……”

張裔說到此處突然頓了頓,大概是想到了什麼,並未繼續說下去,而是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這樣吧,你們就住在老夫府中,也沒什麼規矩,待著添一些人氣也好,若是住不慣,老夫在成都城內還有幾處私宅,也足夠安置你們。”

衛弘眼睛一亮,又想到張裔是負責鐵器製造的兩千石大吏,莫非……這般想著,衛弘就靠近了張裔身邊,用著極低的聲音問道:“莫不是叔父也是商賈奇才?”

聞言,張裔兩條粗黑的眉毛擠到了一起,轉過身子盯著衛弘,從他擠眉弄眼的表情大概是猜測到了什麼,於是一巴掌拍在了衛弘的後腦勺上:“想什麼呢,老夫兩袖清風,那些都是祖產!”

衛弘摸了摸後腦勺,算是把自己心裡那點心思給掐滅了,於是道:“還是住野槐巷吧,畢竟那也是正昂公的祖產,我這番回來也是要打理的,順便給兩位早逝的兄長掃掃墓。”

“你倒是有心了……”

張裔點點頭,知道衛弘口中兩位早逝的兄長正是正昂公早夭的兩位幼子,大概正昂公之所以遠赴南中,多半也是逃離成都這個傷心地的原因吧。

片刻後便到了張裔的府邸,門口蹲守著一位年歲在二十的青年,見到張裔回來,才站了起來,慵懶地伸了個腰才作揖行禮道:“爹回來了啊……”

瞧著張裔一臉鐵青的模樣,衛弘哪裡還不明白眼前這人的身份。

除了那位不成器的長子,誰還能將張裔氣成這模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