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恢所指的方位,正是地圖上的“牂柯郡”。

牂柯郡位於朱提郡以東,是南中之地人口田畝僅次於越雟郡的大郡,李恢駐軍的平夷縣就在牂柯郡境內。

李恢解釋道:“牂柯郡太守朱褒,素有異志,陛下東征失利訊息傳來南中,這朱褒就敢據關而守,斷絕與朝廷的文書往來,若是雍闓造反,恐怕第一個聯絡的就是朱褒此人!”

衛弘點了點頭道:“他確實在內,還有呢?”

李恢仔細想了想,倒是並未想到有其他的人選,於是搖了搖頭道:“不知。”

聞言,衛弘將一盞油燈推到了地圖上的“越雟郡”位置,點出道:“燈下黑,越雟郡豪強高定,應該也是雍闓的策應之一。”

“不可能!”

這次反駁的乃是王宗,他指著“越雟郡”說道:“衛主簿大概不清楚這高定的身份,他可是大漢的越雟夷侯,南中諸夷皆是以他馬首是瞻,若是他有意謀逆,舉手之間便能召集不下五萬可戰之兵,他麾下一員驍將,名喚鄂煥,乃是南中第一勇將,這樣的人,豈會俯首聽命於雍闓去作亂!”

衛弘將一盞油燈放在了雍闓所在的益州郡味縣一帶:“雍闓不需要他聽命,他只需要高定、朱褒二人拖住都督麾下的大軍主力,給他爭取時間。”

王宗皺起眉頭,盯著地圖看過去,不解其意:“這是何意?”

衛弘最後一盞油燈,所坐落的位置,正是王宗管轄的永昌郡,直接點出:“雍闓要作亂,並不第一時間派兵北上,而是會西進永昌郡,拿下關塞,接引孟獲所率的南蠻大軍入關!”

“蠻兵入境後,雍闓便立於不敗之地。若彼時高定、朱褒兩人與李都督相持不下,雍闓便引兵北上,犍為郡以南將毫無抵抗之力。若朝廷派遣大軍南征或高定、朱褒二人出兵不利,雍闓便能據守味縣險要之地,而坐擁益州、永昌二郡,伺機而動!”

衛弘將地圖上所有的油燈都聚集到了一起,位置正是自己等人所在的三郡交壤之地:“而這,便是雍闓的打算。”

李恢身為節制南中諸路兵馬的主將,並未對衛弘給出的這番推測做出任何評價,而是問道:“那你的應對之策是什麼呢?”

衛弘將自己的計劃直接說了出來:“很簡單,朱褒勢弱,可派出一名偏將領兵數千與之抗衡。高定勢大,可使反間計,派出使者安撫,將雍闓以他做刀的這番謀劃用來離間,而都督親率精銳南下味縣,攻打雍闓。雍闓舉兵打永昌,後方空虛,都督正好可以趁其不備,斷其後路。如此一來,南中便可大勢已定!”

“嗯,說得很好,有幾分謀士的意思……”

李恢看似在誇讚衛弘,實則語氣中已經透露出十分輕視衛弘這番言論。

雖是如此,李恢卻也沒有直接怒斥衛弘,而是看著地圖耐心解釋道:“如你所言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朱褒率領萬餘郡卒據守牂柯。高定乃越雟夷侯,可招兵五萬以上。而那雍闓能有如此謀劃,可用之兵絕不會少於兩萬人,那你可知本都督麾下有多少人馬?”

衛弘猜測,大概是一個很懸殊的數字,但並未說出來。

李恢給出了答案:“只有八千精兵,若加上招攬的夷人,也不足兩萬人。”

衛弘見李恢言辭之間盡顯保守,連忙道:“益州郡正昂公新招募三千精銳,糧草充足,王太守治理永昌郡多年,又是邊陲關城,麾下士卒定不在少數,圍殺雍闓勝算極大!”

“夠了!”

李恢直接打斷衛弘繼續勸下去,道:“本都督沒有丞相足智多謀,也不是前將軍已故關侯那般威震天下,所以以少勝多這種事絕不敢期望。無須多言,雍闓涉嫌作亂一事,靜待朝廷回信即可,是戰是和,交由朝廷決議。”